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黄新原 
部队: 炮2师   
部门: 4团高机连 
职别: 报话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回到娘家了,向战友们致敬! 
所有篇目(共109篇)

标题:

那些大院那条街  

发表时间:

2012-8-3 23:53:25

更新时间: 

2012-8-7 22:00:00  更新者: 范建

关键词:

战友 北京  

  [这是对本篇第 4166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那些大院那条街

 

黄新原

 

北京,从公主坟到玉泉路,约10公里。如今已经是长安街延长线,熙攘繁华,车水马龙。

然而50年代中后期,这条街却大不一样。以玉泉路为界,再往西,差不多是一片荒野。往西走的车,不是首钢(当时叫石景山钢铁厂)的卡车,就是骡马车。小学清明节过队日给烈士扫墓,从玉泉路到八宝山,走一脚土,觉得路特别长。而这十里长街上常走的车,大多是军车,因为街两旁排满了部队大院。

新中国建立,搞部队正规化建设,分出军种、兵种、各总部。它们的首脑机关差不多都在这条街上,尤其路南,从公主坟的空司、海司,到玉泉路的铁道兵司令部,鳞次栉比,一字排开。一路走来,除了五棵松的301医院,差不多隔一段就会看到一个有哨兵的大门,那时哨位没今天威严,哨兵身后,是个绿色的木头岗楼,以备避雨。整条街安静而神秘。

但生长在这些院子里的人们,却并不觉得神秘,尤其是孩子,对站着岗的大门毫无敬畏,也无须证件,站岗的叔叔认识他们每一个人。但有一点须记住,骑车到门口,必须下车,不然就会被呵斥。文革期间那么乱,多调皮的孩子都能自觉遵守这条规矩。

路上的小轿车,孩子们自小就认得,因为算下来没几种,吉姆最高级(吉斯比吉姆高级,但这条街上没有,到后来有了中国科技大学,有人看到过吉斯车,那是校长郭沫若的,他的那辆车据说是斯大林送的),其次是伏尔加,孩子们知道吉姆里坐的是两星或三星的伯伯,伏尔加里是一星的伯伯。再有就是华沙、胜利20。那时苏联和东欧车是主流,美国车孩子们都不屑一顾,认为它们不高级,因为解放后没进口过美国车,街上跑的都是解放前的旧车。军车牌子一直是天干打头,我记得我住的那个院子的车牌是5.36…”后面还有三位数。

“文革”中,人们认识了红旗车。这种车大致分两款,明显的标志是在前膀子两侧,有的镶着一面红旗,有的镶着三面红旗,一面红旗的是后出的,要高级些。坐车的大都是副总长或大区的司令员、政委。据说当时军委办事组的成员,都用红旗。我曾见过当时的总参谋长黄永胜的车,那是一辆加长的奔驰600(那时“奔驰”叫“本茨”),很威风。黄永胜从车上下来,披着棉大衣。

这条街上有两路公共汽车,38路,从西单到玉泉路,37路,从西单到石景山。这两路车困难时期因汽油缺乏,都曾顶着煤气包行驶。38路到西单,车票两毛五,很贵,我们经常逃票。文革开始后不久,就开始修地铁,整个把这条街开膛破肚,一直修了多年,1969年我们去上中学,自行车都要紧贴着大院的墙根儿骑。

自从有了王朔的小说和电视剧,就有了大院文化。其实这条街才是真正大院文化的发祥地。这些大院中,大都有操场,干部、战士早上要出操。三年困难时期,有的操场被开荒种上了菜,据说一位干部因饿得不行,晚上偷摘了个茄子吃,结果背了个处分。这些大院里有两座礼堂很著名,一座是总后礼堂,一座是解放军政治学院礼堂。三年困难时期,劳逸结合,礼堂几乎天天演电影。最早的歌剧《江姐》和《长征组歌》都曾在这里第一轮上演。文革中这两座礼堂成了斗黑帮的高级场所,我就曾钻进去看,台上挨斗的彭德怀、黄克诚、谭政、罗瑞卿、李聚奎等。那时年纪小,不像毛泽东、刘少奇有照片一眼能认出来,只是看他们脖子上打叉的牌子,才知道是谁。

文革中,就像《血色浪漫》中演的,经常在这条街上游荡着一群群大院子女,远看绿乎乎的一片。他们身上有种特殊的味道,电视剧里的钟跃民和张海洋演不出那种味道来。这些人成年以后自我评说:大院里食堂、澡堂、幼儿园、小学什么都有,这帮孩子都被圈傻了,个个都像生瓜蛋子,见人就瞪眼,找岔就动手,但和社会上的孩子一比,都缺心眼儿。这批当年的干部子女按今天的标准,其实并没有享受多少父母的特权,最多就是被送去当兵。军装穿上了,表现要靠自己,他们都知道,干活不能比工农子弟少,有危险得往上冲,不能给自己的老子丢脸,怎么也得入个党。如果混好了,穿着四个兜的军装,拿着23级的工资探家,那是最荣耀的事。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孩子,从剧情看,大都生于50年代末,在院子里都是小不点。真正文革闹得欢的时候,他们都还小,连跟大孩子玩的资格都没有,是《血色浪漫》的续集

按说这些大院的主体,是那些久经沙场的军队干部,但让近年的文学影视闹的,他们的孩子倒喧宾夺主了。人们已记不得爹妈,只记得有那么一群孩子。

 

  

评论(共 17 篇):

   

共 17  篇,第2/1页 首页  上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6 22:29:48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