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讲堂 空白艺术与“间离效果”
范建
在我们的新闻中,常常把话说的太满,生怕人家不知道,相反,对那些要说的却不说或不会说。
本来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你不说,大家都清楚,再要唠叨,就惹人嫌了。新闻也一样。如何把已知和熟悉的隐去,把新鲜及陌生的托出。做到耐看、爱读。这是一种好的新闻表现手法。
话不说的过满,文不写得过露。还要引出生疏和惊讶。新闻通讯运用空白艺术和间离效果,便能给读者想像的空间。
新闻与艺术的嫁接
新闻通讯,需要借鉴文学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实现两者的嫁接。
诗歌讲究意在言外,突出“意象”和“空灵”。“意象”在于比喻,而“空灵”又不是空旷无物,而是将无穷的景和意融入其间,形成“透明的含蓄”,使意境独具魅力而赏心悦目。
中国画追求象外之意、画外之情。也都是通过有限的艺术形象达到无限的艺术意境。宋朝诗人苏轼作“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总置空亭,“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荒寒寂寞,也是由空亭引发。亭空而景无穷,这是空的效果。山水画的留白不在于填充背景,而是有意空间罗织,给人想像。
称职的版面编辑,则有“留白”的惯用手法。如果黑压压一片,自然破坏了“脸面”。
上述各类艺术之于新闻通讯,自可借鉴。如果在写法上,新闻能与艺术联姻和嫁接,则有意外之效。
空白艺术无胜有
唐训华的《两地书》(1984年7月10日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就是一例。
两地书
唐训华
一
亲爱的弟弟:
你好!
此次来信,要请你原谅我的罪过:我对你撒了五年的谎。
这五年中,我时刻都在愧疚,每次写信都想向你吐露真情,但穷困的生活,你的瘫痪在床的嫂嫂,不得不使我一次次向你谎报家情,骗取你的孝心,我真不配当你的哥哥呀!
你每月都给父亲寄来十元赡养费,可是你知道吗?父亲早在五年前就去世了!
现在,由于你知道的原因,我们翻身了,你嫂嫂也得到了彻底治疗,该是对你披露真情的时候了!
五年中,我用说谎的手段,以死人的名义,索取了你们省吃俭用的六百元血汗,现一并寄还给你们。谢谢你们的深情大恩。
你能原谅我吗?没见面的弟媳能原谅我吗?
即颂
近安
兄上
1984年7月1日
二
尊敬的兄长:
您好!
读了您的信,我很悲痛。公公早已去世,我作儿媳的未能尽一点孝心,真是愧对公公九泉之下的魂灵。
您是为了生活所逼撒了谎,我完全能谅解,可是,您能原谅我的撒谎吗?
为了使老人不至过度悲伤,为了让您一家愉快地生活,我隐瞒了您弟弟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消息。
寄给你们的钱是您弟弟的抚恤金。现在我手头很宽绰,这六百元钱仍退还给您,请接受。
也请兄长原谅我的罪过。祝贺嫂嫂病体康复!
致
礼!
弟媳
1984年7月7日
把已知不说,可以做到简洁。五年的谎言,不外乎家长里短,要重新提起显得冗长累赘。而用一个“撒了五年的谎”一笔带过,干净利落。撒谎的事实部分“穷困”、“病嫂”等了然纸面,读者也就知道了原因。这就是留白的效果。而实情是隐瞒了父亲的去世,这是文中主人公和读者始料不及的。不告知的目的是为了不影响对方的工作和情绪,退还了钱的谢恩之举,更抬高了主人公的形象。这即是意外之效。作品的内涵得到了升华。
其实,作品高妙还不仅于此。回信中也出现了撒谎,使文章陡转峰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对方的撒谎是隐瞒了弟弟的牺牲。来信中索要的钱竟是亲人的抚恤金。这又是一个意外,更加打动了读者的心。至于弟弟怎样牺牲,牺牲后遗孀又是如何生活的,都不交待,空白艺术显示出“此处无声胜有声”。
而在我们的通讯写作中,写人,穿什么样衣服,戴什么样眼镜,怎么笑,怎么唱,怎么说话,想什么,谈什么,形容什么样的景致,什么样的天气等,像是贴了标签一样。不管与全文要表现的有没有联系,面面俱到,生拉硬扯,无病呻吟,空话大话。这样的通讯,怎么使人看得下去?
“间离效果”生意外
“间离效果”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在戏剧创作中所创造的一个术语。“间离”有疏远之意或“陌生化效果”。布莱希特主张,在戏剧中,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化。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剧中人。
诚然,戏剧和新闻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布莱希特对事件或人物进行陌生化的解释是,“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而不言自明的人和事即是一种生活中的常态,陌生感却是一种非常态。比如,人们走出去,都是穿衣服的,而忽然有一天,这个人出去就裸体了。人们就会惊讶和好奇,就想知道“为什么”。新闻中的“Why”元素,就是读者想要知道的。当作者把它剥开,读者一定会发生兴趣。就会产生阅读欲望。这样一来,新闻的目的就能达到。
可在新闻通讯中,我们常常犯下的错误是,把那些言而不明,看而不知的东西省略掉,而保留了不言自明,为人熟知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损害了“间离”所表现的陌生感,何来阅读中的惊讶和好奇?
新闻在记写一个新的事件和新的人物时,在语言的表述上,大都可见千人说过来万人说过去的话。一个新词出现,诸如给力、打造、美女、PK等,在报纸、电视、广播甚至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可以说是甚嚣尘上,好像中华民族就那么翻过来倒过去的几个词。使用者一时新鲜,也误以认为贴近生活。殊不知,读者、观众却形成阅读和感观的疲劳。这种类似于食物添加剂的语言佐料,看得多了,谁都会恶心。
再以莎翁的《李尔王》为例,李尔王由于其女忘恩负义而产生愤怒,这是常理。观众理所当然跟着愤怒,也是人之常情。此为戏剧家采用的感情共鸣技巧。因为观众与李尔王完全融合,感同身受。而布来希特采用的陌生化技巧却不是这样。他让演员不表现李尔王的愤怒,而去表现他的其它反应。因此,李尔王被陌生化,他的表现为独特的、奇怪的、和被人注意的,这种不是直接的愤怒,而是其他的情绪,也是人性的,是个性的人性,而不是共性的人性。也就是说,李尔王当时情绪不是一切人具有的,而只有特定经历的李尔王才能产生这种反常之举。这就是陌生化!
这种戏剧的“间离”,亦即新闻中的非常态化。显然会引起人们的惊讶和好奇。人们会问,他是一个正常的好人,为什么会表现的这样反常?
作为记者,就是让读者在对新闻文本的阅读上,来体现、实践、理解和接受“间离”理论。作为戏剧大师的布来希特,对“间离”理论的偏爱出于他的理论体系,但作为新闻记者不是照搬与新闻有着本质不同的戏剧理论,但可以借鉴与受启。这显然是一个触类旁通的渠道。在刻划人和事的同时,可以为我所用。有它的共通性。
我们的记者在通讯人物或事件的采写过程中,很少花时间去找这种陌生化。而常常找到的,却是一个理应如此的熟悉过程和共同的结论。这是一种极为蠢笨的做法。也是新闻通讯不好看的一个主要原因。
采用陌生化技巧的演员则相反,演员表演李尔王的愤怒可能使观众对之产生惊讶,因为演员可以不表现李尔王的愤怒而去表现他的其它反应。这样,李尔王的立场将被陌生化,这就是说,他的立场被表现为独特的,奇怪的和瞩目的,亦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去表现,它不是一种理应如此的现象。
比如,有人对待死亡表现的超乎寻常的冷静;有人在浮躁的社会现实下,表现出一反常态的冷静和容忍。当你把它放在一个历史时代的现状下,一个当时的社会现象下展示,这种新奇还用担心无人关注?
在布莱希特看来,“间离”的过程,就是人为地与熟知的东西疏远的过程。这样一来,从表面上看,这些人或事突然变得非同一般,令人吃惊和费解,自然就会引人深思,并最终获得全新的认识。
优质新闻在唤醒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P. 19)新闻也一样,记者在表现和解释一个事件时,也同样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这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唤醒读者,给他一个思考,让他有一个判断。当读者有了自己的看法后,也会改观现存的局面。
布来希特的戏剧改革就是这个目的。戏剧的舞台如同记者的新闻。戏剧给观众提供有关人类社会关系的形象,要让他们知道自已的生存状态,并由此产生变革社会的动力,“间离”效果在这里起到的一种手段的作用。而新闻也一样。新闻给读者供了各色人等和事物,告诉大家他们干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并由此产生什么内在原因。并引发深思,“间离”同样起了恰到好处的作用。
这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在新闻的表述上,要不要遵守这种“间离”理论的预设?我认为是有必要的。在“间离”上,戏剧与新闻的表现手法并不矛盾,应为借鉴。也就是说,我们的记者也要与文中所描述的对象保持距离及平衡距离。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和公正,不杂夹个人的好恶和感情。
(原载《科技新闻研究》2011年第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