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头题字:郭俊
记不得是哪位名人说的了:“文章不忌千回改”!古往今来,搜肠刮肚,穷经皓首,为一字而改终生的大有人在。据胡乔木同志回忆,毛主席直到临终前不久还让他等同志修改《论十大关系》这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文献。老人家临终也没看到满意的修改稿,但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确确实实把她捧为圭臬。这里只谈她的修改意义。在历史长河中,开国领袖都是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在这群雄谱里,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没谁能和毛主席相比。比别的有点欺负先贤,只比文采,谁行?毛主席对自己文章要求之严格,为的是对后人负责,对自己负责。
咱们北空教导队,原来有个王教员,教了一辈子语文。他自己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北语言学大家他都接触过。因为他是部队的代表,所以国家级的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他也能参加上,幸识了诸如王力、吕淑湘、黎锦熙等顶级人物。那时与名人接触的好处可能和现在的年青人有些差异。那就是想与名人在本事上看齐。这个王教员厉害,我们考试标点符号时,他把《毛选》的整段文章标点去掉。一张考卷200个标点。点出一个给0.5分。他说:《毛选》在语言文字上,是集中了我们国家最高水平的专家编出来的。谁也不可能在其中找出半拉标点符号的问题。
我在沈空某技侦所宣传股当干事时,股长在搞政工研究文章上厉害,一年得发个十几、二十篇稿子。他就特别注重文章修改,但凡他写出来的东西,第一个给我看:“曲干事,你帮我看看,提提修改意见”。在他的激励和鞭策下,我就写杂文,并且有些进步。我的杂文在沈阳几家报上都发过。当时的《辽宁法制报》主编,通过编辑代话,有杂文尽管投给他们。沈阳日报当时有个罗姓编辑,特意约我过去认识。说,编你的稿子一点都不费劲,连标点都不怎么用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