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时间:2012-7-9 22:22:59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老街上的女红
|
|
苏力与我同年入伍,只是他去了南京军区而我则来到天津空军.但他成才很早,当兵几年,就发表了若干诗歌,并被译成五国文字在国外发表.我原以为他是日后的诗人,没想到,七七年高考,他竟考上了北大法律系.后又去美国诗博.九五年,他被北京作为人才引进到北大,那年,我是在北大迎新春的新闻发布会上,校方让一帮回国的年轻才俊共叙北大重视人才的佳话,不承想,竟成了“控诉”北大轻视人才的控诉会,其中,就有人拿苏力的遭遇说事。我听后一打听,原来是朱苏力,我的老同学。中午我去他住的七八平方米的筒子楼去看他。一地的锅碗瓢盆,一个双人床,他老婆,也是从美国回归的博士,竟睡在床上不好起身,只能是这样接待我的到来。后来,他的境况好了,成了法学院的院长。他是有名的孤傲不羁,当然,他有孤傲的资本。他的迎新和毕业讲话确实是一绝。他的演讲也是出了名的。这与他儿时的能言善辨,恶作剧是分不开的。当然,也是受他作家父亲的影响。记得我们在少年之家时,我们是群演小白兔,而他就单独饰演大灰狼。至今他的动作和语言而会出现在我的眼前和耳边。 |
|
评论时间:2012-7-9 21:55:48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魏燕燕 医院往事
|
|
燕燕用天津活表演得活灵活现.尤其是跟贴的避孕环一节,幽默生动,令人捧腹,如果能将其加工整理成相声,是一个经典的段子.比如,请听相声《避孕环》,表演者…… |
|
评论时间:2012-7-9 17:58:02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老街上的女红
|
|
昌仁老兄的诗老辣厚重,耐人咀嚼。爱看。 |
|
评论时间:2012-7-9 10:52:23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老街上的女红
|
|
屯溪留存记忆深处,想来你也并不陌生.那里的一切,值得再叙.见你书中曾写北大的朱苏力,他与我是发小,两家又是世交.他与我同在屯溪生活学习.因此,说到此地,与你也就显得亲切了许多.再叙. |
|
评论时间:2012-7-9 10:47:49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老街上的女红
|
|
新原,你好.连着出差三次,刚回来不久,又有诸多杂事,上网也少.见你贴上新的图照,喜兴,非常之好.上次照片收到了吧.得空再去看你.祝好. |
|
评论时间:2012-7-6 20:13:18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龚伟力 我和死神有个约会
|
|
伟力兄,我刚出国回来,也很久没有上网,知你病入院,感到非常意外。想是你太累了,加上情绪波动大,才有了这次的没想到。你不能再上班了,要好好保重身体。日后还有更精彩的人生等着你。上网也要适可而止。多多注意身体。其他的身外之物,都可以忽略不计的。祝你早日康复。 |
|
评论时间:2012-6-27 0:22:12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葛欣 四地战友相聚共度端午节
|
|
葛欣,你好.刚出差回来,上网一看四地战友重相逢.在此表示祝贺.这个创意很好,是不是你的主意呵.从照片看到战友十分亲切,大部份没有变.尤其是沪生,头发乌黑,怎么那么年轻英俊哪,沪生要好好介绍一下养生之道呵.
传银似乎比以前更为壮实了.看来身体恢复得不错.
建淮,国义,小储,小杜,也都能看到当年的模样.只是建淮和国义有多年没有见了,不知国义现在情况怎样.赵丽丽还是在合肥见过一次.袁迎春还是七十年代在四六四传染科时,我采访一个越战的老兵时,是由她联系的.我们见过几面.杨鼎武和肖宪平的大名很熟,但未曾谋面.
在这里,也一一祝各位战友身体健康,快快乐乐.有机会我们再相聚. |
|
评论时间:2012-6-21 0:12:18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蔡国富 获得的荣誉只能代表我做过
|
|
小蔡,今天偶然在网上见你有那么多的奖状.而且基本上在地方上获得.真为你高兴,看来,部队也亏欠你许多.这很能说明问题.但你却从不抱屈.你的获奖,一如你的为人.处处想着他人,处处想着工作.处处想着公益事.看来,只有别人负你,而你却从不负人.应该向你学习和致敬. |
|
评论时间:2012-6-15 0:17:31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黄新原 四条屏(书法 )
|
|
新原,今天一晚上我都沉于研读你收的四屏上.越看越喜欢,连读数遍.并抄录下来,试着句读.待有空时,再写一文,看我理解的对否.应者寥寥,主要还是古文和诗文的障碍,现时今,费劲的事谁还愿做,谁都知道享乐的好处.但我们却把这个费劲的事当作快乐,乐在其中是他人体会不到的.
一边看着书法和诗文,一边又再次回味李义山的碧野三首,真如你所说,诗在诗外,也如书者云得意外意了.好了.再说也要今夜无眠了.晚安. |
|
评论时间:2012-6-14 23:20:39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随笔 诗写与诗品之道
|
|
进乐,你该好好读读这四条屏.文中并不像你所说深奥.只要平时读过一些古诗文,主要名家的,如李商隐,张泌等,或是查查古之典籍和诗人,就不难弄懂了.这些个为文和为人之道,是终生受用的.比之你老是转载那些个医用常识要好得多.如果你对书法感兴趣,多看它几遍,多临它几次,也是终生受用的.这个帖子我以为是书者的入门基础.要练则从它开始不错.还有,就是新原的用意想让大家练着句读,也就是填上标点,以利于理解和学习.技不压身,多学一点无妨.放在那儿不看,可惜了了. |
|
评论时间:2012-6-14 12:40:14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随笔 诗写与诗品之道
|
|
新原兄对四屏解读鞭辟入里.透彻深刻.读后受益非浅.可见兄学养厚重,功夫自不在话下.
对为文及品文,我与新原兄同感.如今是雅不敌俗,似乎已成社会潮流,加上口胃不同,再难成先前气候.正所谓欲解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了.知音难求是目下事实,但略有一二足矣。比如,我便是你忠实的读者。近读兄《五十年代》,类似的现象一一见诸笔端,真佩服你的才思和睿智。
四屏确实耐人咀嚼,百看不厌,书中有为文,为人哲思,确也高深莫测。而诗品诗鉴,则可作警世明言。但要寻得其中真谛,还要再下功夫反复研读。断下句读,需要古文积淀,这或许是应者寥寥的原因之一。好古诗文者大叹当今文化衰微,甚至把渊薮归于胡适之的白话运动.尽管话出偏颇,但丢弃了传统经典,一味地俗字当先,娱乐至死,堪忧。别说我们这一代,就是那八零九零后,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奈何。
四屏经你这么一说,如柳暗花明一般。细细品读,推断有理。这与你长期坚持收藏有关。佩极。
关于酬酢,我过于拘泥于文字.陷入咬文嚼字的暗道。不如你视野宽广,另有一番为文天地。经你点拨,豁然。
兄能相知《夜》与《琴》,慰藉。倘由你我不离不弃,能相迎于“铮铮一代人,猎猎满天旗”的那一天,则幸甚。
后会,握手。 |
|
评论时间:2012-6-14 8:35:00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黄新原 四条屏(书法 )
|
|
新原:四屏墨宝堪称一绝,极喜.你的宝贝真的不少.可见你是有心人.
四屏于我,爱不释手。字有板桥遗风,但又自成一体。加上工楷,笔墨圆润,用锋遒劲,起承转合,中规中矩。尤其是文中所言为诗之道,可为当今诗写者和欣赏者的入门之径。像“冬郎香奁”,这种风人视作的爱情《无题》诗,像是李商隐的专利。但李诗的无题,表面言情,内里却有许多政治主题,或无题之下的多种主题,这似乎被今人多有遗忘。而四屏中的“明指寿皇,犹较马嵬”的用典,则成千古绝唱。
四屏中仍有疑窦,我已经写了小文向你讨教.请便中一阅. |
|
评论时间:2012-6-14 1:00:25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胡胜华 哈佛,看一眼就会明白中国缺什么
|
|
胡大姐辑录的文章很说明问题.我在中国农大讲课已有十一年,感受最深的是大学生最懒,最爱玩.最不用功.于是,在中国便流传着,"中国的高中生最紧张,而中国的大学生最轻松".恰恰相反,"美国的中学生最轻松,而大学生最辛苦".你的文章就是佐证. |
|
评论时间:2012-6-13 22:21:54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20载冰上圆梦今谢幕
|
|
燕燕,确实是光背不好看.他开始是穿着衣服的,脱了两件后就成了光膀子了,不知这外国人是咋想的.还拍了许多,不知怎么上传不动.可能是我的电脑老了. |
|
评论时间:2012-6-13 22:04:46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20载冰上圆梦今谢幕
|
|
新原:当天我去了两个部委办事,忙昏头了,本想喊你来,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又不知你有没有兴趣.能不能出来,就此作罢了.下次有机会我们同去欣赏.
伟力兄:是远了点,摄影记者都在第一排,架着那些个大炮.一刻不停.我就想,你要是在,一定拍得要比我强.记得你也是十分喜欢拍舞台动感的.十五日在深圳演,你可以用你的高级相机好好地拍一下.玲玲回国,我给你留言了,不见回音,是不是没有看到呵.
袁兄:谢谢赏光.
|
|
评论时间:2012-6-11 10:45:10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琴声为谁而奏
|
|
胡大姐,您的评价太高了.指挥棒我是可望不可及,但由此可以看出,欣赏,同样能拨动人的心弦.对诗歌的看法,实在是仁智各见的.新原的诗写精于古诗,而对诗品无论古今,都有独特见地.一如您的游记一样,文本中细腻绵长的情境也在言外.尤其是图片的组接,可见匠心独运.欣赏了. |
|
评论时间:2012-6-10 23:50:42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琴声为谁而奏
|
|
前天出差走得急,来不及回复.我这里并不是在说音乐,需要读者体悟,诗底不得说破,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这是诗的追求.而不是我的卖弄.至于你问的混搭,杂交,鼓膜等,那是新原的理解,你可以问他. |
|
评论时间:2012-6-10 23:45:04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正是由于中国的读者对报纸过于当真,就会出现你这样的困惑.这倒不是媒体在忽悠读者,实在是大环境所为.因为需要,就会出现失真和夸大的.当然,修行在个人,如果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是再好不过. |
|
评论时间:2012-6-10 23:40:21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夜
|
|
你要多看几遍,细细揣摹,就像是文字谜一样,它也有谜底的. |
|
评论时间:2012-6-10 22:23:46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王传斌 防诈骗
|
|
传斌,你是不是也住四六四呢,现在还在上班吧.在六十年四六四聚会上,看到了你的照片.还是原来的模样. |
|
评论时间:2012-6-10 22:06:47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魏燕燕 英旅2
|
|
体会一下一辈难忘. |
|
评论时间:2012-6-10 22:04:07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魏燕燕 英旅3
|
|
独特的异国风情,拍得真好.我已到家.得空就发你.祝好. |
|
评论时间:2012-6-10 22:00:13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龚伟力 女儿回来了
|
|
伟力兄,我刚出差到家,就见玲玲回国与你全家团聚,非常高兴.见照片,她是越长越美丽了.祝全家团聚欢快.
周五新原与我与燕燕相聚,席间总也离不开你的话题.别后我即出差.想必他们已经电话告诉你了吧.祝好. |
|
评论时间:2012-6-9 0:58:34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琴声为谁而奏
|
|
不要起急,身体要紧,快快入睡.把它忘掉,想点静夜里高兴的事,比琢磨这个要好.你说呢. |
|
评论时间:2012-6-9 0:54:09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后半截我刚看到,是因为看到前半截就笑背过去了.你从医学上,讲得有道理.地沟油也不是没有.可比这地沟油还要厉害的天天吃毒药,就更要吓死你.匣子说的,报纸说的,那都是人在操作.我在圈内,这新闻背后的故事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黑色幽默呢.千万不要当真哟. |
|
评论时间:2012-6-9 0:33:19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琴声为谁而奏
|
|
袁兄能有如此体悟,完全证明你懂,不仅懂,还有相当的品味呢. |
|
评论时间:2012-6-9 0:28:30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知错就改,我已订正。谢谢闫老师。 |
|
评论时间:2012-6-9 0:20:33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哈哈,我都像你照片的样子,大笑出声了.你可真细心,佩服.一眼看穿的.真说的就是水煮鱼呢,酸菜鱼怎么会有红汤汁呢.这写字的人久在字中泡着,就不识字了呀.你别笑我小儿科呀.该掌手! |
|
评论时间:2012-6-8 21:12:10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琴声为谁而奏
|
|
真有你的!把我都笑出声了,经你这么一描,我都找不到北了. |
|
评论时间:2012-6-8 21:05:32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新原的点评总能一针见血,全面,细致不讲,还能画龙点睛.可从中领悟获益.真应了那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千年书呵.
瑞敏说的毛血旺是川菜,那就是南方的叫法了.这个我不太知道,只是在北京,看到很多北京人都喜欢吃,都这么叫,我就以为是北方菜系了.对此,你是行家,还请你能断个所以.我马上出发了.回来听你叙谈. |
|
评论时间:2012-6-8 20:18:59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那血晃九江是怎么个叫法?
黄梅戏的发源地确是湖北黄梅县,你说的没有错,为什么叫黄梅戏,是应为戏班子在黄梅县,只是安庆人后来从黄梅县把戏学去了. |
|
评论时间:2012-6-8 19:48:32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方彦炎 我留恋唐山机场四站工作
|
|
谢谢彦炎详解.长了知识.也谢谢付站长的精心选材. |
|
评论时间:2012-6-8 17:48:57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刘卫国 进京探望空24师的英雄和战机
|
|
向人民空军英雄致敬.请问空二十四师一共牺牲多少烈士?你是否也是二十四师的? |
|
评论时间:2012-6-8 17:31:49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蔡国富 新昌战友联谊会专版
|
|
纪念册编的非常好.能见到许多熟悉的面孔.这是你用心的结果.小儿还有一科就要考完了.惦记着他.我明天出差,周日晚回来.祝周末好. |
|
评论时间:2012-6-8 17:08:06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方彦炎 我留恋唐山机场四站工作
|
|
谢谢彦炎战友,你这一解释.就清楚了.看来这个冷气的安全性很重要的,但战机为什么要充气,我还是不太懂,是不是高空都要充气呢,我们坐的民航机也在一万米以上高空,不知它是不是也要充这个冷气.充气后,是不是打一颗子弹飞机就要爆炸呢,如果不充气会有什么后果呢,请战友便中指教.谢谢. |
|
评论时间:2012-6-8 17:00:16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毛血旺我不知出自于哪个菜系,你能说出是川菜,说明你的聪明在于留心了,想必你也会做,我吃了好几年,却不知是哪里的出处.
我刚回来,今天与你的那位和你一样性格的好朋友聚会了,还把新原隆重推了出来,原以你也要来的,可惜没有见到你呵.但没见你,还是多次谈到你.可见,未曾谋面的你却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哩.但愿下次见你噢. |
|
评论时间:2012-6-7 22:33:24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尚东军 名 人 名 言
|
|
名人们说得很好.但相比之下,中国对复转军人做得最差.尤其是战死的烈士,区区抚衅金,不够一个月的开销.有的甚至还拿不到这区区的小钱.这叫战死沙场的遗属寒心.这会给后人留下遗问,以后谁还再去送死! |
|
评论时间:2012-6-7 22:29:13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尚东军 军 粮 城
|
|
见文长知识.不知军粮城还有没有四团遗留下的部队.记得那时有个四团的农场,是在什么地方.我还在那里种过地呢.请赐教. |
|
评论时间:2012-6-7 22:25:46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我们家把猪血叫“血晃”
|
|
九江似乎也是这样么叫法吧.两省相连,风俗相近.谢谢赏光. |
|
评论时间:2012-6-7 18:08:33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走向世界的中国“鼓王”
|
|
正因袁兄也有这种吃苦的经历,才能发出如此这般的共鸣。谢谢你。 |
|
评论时间:2012-6-7 12:39:51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魏燕燕 澳新旅游5
|
|
快乐的燕子快乐地飞,飞到世界装回美丽一大堆. |
|
评论时间:2012-6-7 8:20:02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走向世界的中国“鼓王”
|
|
维明以诗赞美,幸甚.起始二句,正是点睛之笔. |
|
评论时间:2012-6-6 21:58:08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走向世界的中国“鼓王”
|
|
新原总是充满着感情,可见触到我们当兵的共同经历的苦字.我也时常拿当兵时苦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让孩子与贝贝接触,让她学学贝贝的吃苦精神.别只看光鲜的一面,背底下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累,更要知道.这贝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立和自尊.去年她毕业后离校,还有许多的演出任务.我让她住在我家,可她宁可租房也不来.可见这孩子的出息.
我一定把你的祝福带给贝贝.等到她回北京时候,有机会我们一起聚聚.
你给国富的留言我看到了.令人感动.这两天可能是他两口子最不安的时候了.我也代他向你谢了.祝福孩子如愿以偿. |
|
评论时间:2012-6-6 17:28:47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罗永志 难忘的90公里
|
|
又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我是非常想听你在破案中的一些故事,尤其是悬念.写出来,一点吸引人.难怪你的读者那么多.可见这故事的吸引力 |
|
评论时间:2012-6-6 16:50:02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诗歌 夜
|
|
罗兄总是表扬.鄙人差得远呢. |
|
评论时间:2012-6-6 16:48:05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走向世界的中国“鼓王”
|
|
罗兄也是从苦中闯过来的.其历险经历令人佩服.这不仅需要体力,而且要有胆魄.任何人只要能吃苦,加上机遇,就会成功.你退下后,建议你把你的破案经历,尤其是那些不为人知的写出来.你的文笔也是很不错的.我们期待着. |
|
评论时间:2012-6-6 10:17:14 |
评论者:范建 |
博客原文:范建 走向世界的中国“鼓王”
|
|
你对战友的情份和责任心令人称道,也在战友间传为佳话.每每想来,令我感动.新桂的女儿很听你话.她在电话中也溢于言表.她的当务之急是读书,考研.看来,这后一步,还需你把小儿送进大学后,我们共同思量.至于上网之事,我同意你的说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