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毛泽东在延安坐车时最喜欢的位子在哪里?    

发表时间:

2010-8-6 15:28:43 更新时间: 2010-8-7 23:59:13  更新者: 律信

关键词:

轶事    
作者: 律信   [这是对本篇第 3421 次阅读] 阅读评论

   毛泽东在延安坐车时最喜欢的位子在哪里?

 

    本文摘自《大转折》 作者: 邓贤  出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 

  核心提示:这天在返回驻地枣林后沟途中,毛泽东照例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延安时代的汽车是稀罕之物,没有人认为后排是优待领导的好座位,毛泽东则喜欢副驾驶座位的原因是视野开阔,有种御风而行的奇妙感觉,与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吻合。


   一九四七年1947年农历元宵节过后,刚刚开完中共中央扩大会议的毛泽东与妻子江青出现在延安城里。

   这天延安天气十分晴朗,虽然此时贫瘠的黄土高原还看不见一抹绿色,草木枯槁间覆盖着积雪,但是宝塔山下这座被温暖阳光所照耀的“革命圣地”里,到处都能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战斗热潮。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成为少数派,按照党内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坚决保卫红色首都延安成为党内同志共同的战斗决心。尽管身为中央主席的毛泽东对此意见有所保留,但是他的内心仍然十分舒畅,因为他看到一种党内民主生活的阳光 党内不同意见的对立和争论是完全正常的,这说明共产党成熟了,呈现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生机勃勃的朝气来。

   共产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度团结一致,这样具有对胜利的渴望和必胜的信念,这就是通向光明未来的希望之所在。毛泽东对此很满意,同十二年前中央苏区面对国民党“五次围剿”的压力相比,他感到内心前所未有的坚实和强大。 至于延安是守是撤,那是具体的战略战术问题,他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都将得到妥善解决。

   毛泽东夫妇乘坐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国际红十字会赠送的救护车,那时候共产党领导人都没有专车,中央机关曾经考虑给中央主席配一辆吉普,被他断然拒绝了。他生气地说:走走路有么子不好?连走路的权利都要取消么?走路锻炼身体,还可以深入群众,你那个汽车呜呜一开,群众还敢跟你说话么?

   列宁有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上延安时代的共产党人大多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了官兵一致,干群一致,人人平等坦荡无私。

   一位革命老人告诉我,革命年代的延安不是一座通常意义上的城市,而更像一所革命大学校,大熔炉。街道是课堂,墙壁就是黑板,墙上写满革命口号,随处可见宣传革命的黑板报和墙头诗,连当地居民都耳濡目染以革命为荣。老人无限怀念地告诉我,那个年代虽然艰苦,但是人心是滚烫的,感情是纯洁的,没有那么多私心杂念。我相信在那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的红色年代,激情因为理想而熊熊燃烧,无论官兵人人心中的理想都是革命胜利,建设新中国,而不是当官做老爷。

   那个年代的延安是一座“兵城”,老百姓没有军队多,所以仅有的几条大街上都是穿灰布和黄布军装的人,男女老少都差不多。毛泽东和江青也穿军装,不同的是江青的军装稍经改造,立刻变得好看起来,突出了女性魅力。毛泽东则不大讲究衣着,他不喜欢穿新衣服,警卫员领来的新军装一定要先替他穿旧了以后才肯穿,这倒不是平民作风,而是个性使然 他嫌穿新衣服不自在。那时候解放军还没有军衔,总司令与士兵穿同样的军装,都是士兵服,虽然延安已经有“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口号,但是个人崇拜还没有盛行,中央“五大书记”有时候也会出现在街道上,他们完全跟普通人一样,吃饭给钱,买东西付费,所以当毛泽东夫妇走在大街上时并不会被市民包围得水泄不通。认识的干部上前敬个礼,打个招呼,不认识的老百姓各走各的路,也没有前呼后拥警车开道,没有事先布置警卫戒严,把老百姓赶到路边去,搞得满城风雨煞有介事,唯一不同的是在这对领导人夫妻身后跟着两个挎手枪的警卫员。

  
 
评论(共 1 篇):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0-8-6 18:30:28

   

 

好!又拜读了一个细节的历史故事。   

   
   

共 1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22:53:57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