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雄踞高山绝顶,翱翔万里长空,高瞻远瞩,搏击万里,是飞禽之王。是英雄和胜利的像征。特别是传說牠长达70年的寿命在40岁左右时经历的脱胎换骨、炼狱重生所表现的顽强生命力和卓绝的斗争精神更是感人至深。中华民族对鹰(鲲鹏)的热爱和崇拜源远流长。传说华夏始祖炎帝之养母为神鹰,继承了鹰之矫健英勇。黄帝出征作战以鹰鹏为旗帜,象征战无不胜。以鹰鹏抒情励志的诗词壮入胸怀,催人奋进:《诗经》曰:“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庄子《逍遥游》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李白诗:“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簸鸿蒙,扇雷霆,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以鹰为形象的雕塑绘画亦形象英武,气势磅礴,激励人心,鼓舞意志。此皆说明中华民族自远古五千年前即奉鹰鹏为英雄豪杰、无往不胜及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并以其英风豪气和战天斗地的大无畏气概感召和教化为华夏民族精神,从而为民族的强盛而奋斗,在思想意识和精神观念上己形成了鹰扬天下的“鹰文化”,或曰“鲲鹏文化"。
余崇尚鹰的神圣高尚,源远流长,敬佩鹰之高瞻远瞩,勇猛顽强。鹰之卓而不群乃先天造就,华夏民族之富强辉煌需炎黄子孙亲手创造。余愿以鹰画奉献有志诸君,为振奋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鼓翼扬帆,泼墨挥毫。
“得鹰之气,如意纵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愿与师友、同道爱鹰、学鹰、写鹰、画鹰、颂鹰,为传承民族传统艺术,弘扬鹰文化而奋勇搏击。
党汉岭 (华 鹰) 二○○七年秋于天下第一庄师鹰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