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食为天》下部 我们这些当年的城市兵,除了调皮捣蛋,脑瓜灵光,好吃懒做的毛病之外,内心还多少还有点小浪漫和小情调。当时的这种渴望和追求被负面地定义为“小资产阶级思想”。但凡城市兵都必须在心里,在自我认知的潜意识里,带着这个小资的烙印,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像天主教徒们在教堂里面对神父,始终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向心中的神忏悔,等待上帝的救赎一样。我们这些城市兵来到部队的大熔炉里就是为了彻底改造思想,经过脱胎换骨的努力,彻底清除这种所谓“小资”的劣根。
三十多年后,乾坤腾挪造化弄人, 今天“小资”居然变成了都市白领的时髦代名词。追求小资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了时尚的追求。然而当年在灵丘的大山里土豆,小米,石块,毛驴,大风才是当地的主旋律,城市来的这些大兵们,就算有点浪漫的情怀,就算心中有所谓的小资追求,又能做什么呢?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灵丘当兵时认识了他,我还真是体验了一把小资的生活情调。居然在灵丘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生平第一次品尝到了咖啡!这要感谢当年和我同在灵丘当兵的天津老乡原晋津。
来灵丘不久,经另外一个天津老乡的介绍,我结识了师部机要科机要参谋原晋津。小原和我一样都来自天津,71年的兵,他出身高干家庭,15岁就到了部队。按现在的审美,那时候的他肯定是个十足的帅哥。小原身高大概有一米八,皮肤白皙,眼睛虽然不大,但却看上去炯炯有神,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他,给人的感觉是干练里透着文雅,接触久了之后,我似乎在他身上还多多少少发现了几分江湖义气。
和小原认识的时候,我还是个吃大灶,睡通铺的新兵蛋子,而几乎和我同龄的他,当时已经是一个吃干部灶,自己拥有独立卧室的机要参谋了。那时候我是报务员,报房隔三差五收到上级的机要电报之后,需要派人将电报送到师部机要科译电。当时我经常主动要求去师部送报,这样一来,就有机会顺便过去看看原参谋。
我们电台所在地离师部大楼约有一公里的路,但中间要穿过几片老乡的庄稼地,再翻过几条干涸的水渠,路很不好走,等到了师部之后,总要先脱了解放鞋,磕磕里面的沙子。其实从我们连到师部还有一条比较好走的大路,但由于绕远费时,加上我急着看见小原,所以每次去师部送报,我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最难走的那条小路。
我是个当兵的,记得每月津贴费总是入不敷出。由于我不会吸烟,因此不必为吞云吐雾负担额外开支,但我却天生是个吃货。每个月津贴费一下来,除了买些肥皂、邮票、信封、信纸等必须品之外,剩余的钞票基本都在军人服务社换成了水果罐头、午餐肉等美食。
小原是个特别讲义气重情义的人,只要是朋友们在一起,总是毫不吝啬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稀罕东西,无论是好烟、好酒、好吃的,只要他有,一定是“苟富贵,勿相忘!”在灵丘这个穷地方,结识了这么好的老乡,感觉自己交了好运。爱交朋友重情重义的原参谋,颇有几分《水浒传》里描写的小旋风柴进的风格,总是仗义疏财,乐于助人。当时沾他的光我吃了不少好东西,什么麦乳精、大白兔奶糖、巧克力、香肠、可可、各种罐头…… 总之,只要小原自己有了好东西,就一定会豪爽地和朋友们一起享用。
在小原那里我有生以来头一次喝到了咖啡,记得那是他探家时从天津带回来的起士林咖啡。说心里话,第一次品尝咖啡并没有什么好的享受。只是感觉挺新鲜,终于亲口尝到了洋人喝的东西。
记得当时喝的那罐咖啡是真空铁罐密封的,打开时还需借助罐头刀帮忙。里面的咖啡既不是咖啡豆也不是咖啡粉,而是打碎成小米粒大小的咖啡颗粒。这种咖啡不能用来冲泡,需要用专门的咖啡锅煮来喝,当然,我们当时根本没有讲究的咖啡煮锅,只有一个小铝锅外加一个电炉子。记得当时我们生怕咖啡的味道出不来,所以在炉子上像煮粥一样把咖啡煮了很久,煮完的 “咖啡汤”看上去黑乎乎的,有股子苦涩的味道。
现在明白了当时咖啡难喝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煮咖啡的方法根本不对,煮的时间过长,咖啡里大量苦涩的单宁被煮了出来,加上当时搞不到牛奶,糖又放得少。因此咖啡的味道才那么难喝。虽然头一次喝咖啡的体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享受,但回忆起来心里还是充满了温馨和甜蜜。
也许不是咖啡的味道让我记忆至今,也许是战友的浓情,也许是那个时代的艰苦,也许是我们的军旅生涯,也许是灵丘那荒山秃岭!也许是这一切,才让我对第一次喝咖啡的体验如此念念不忘,才让我对小原为人豪爽和重情重义的形象一直铭记于心。也许是那时在山西当兵时吃的苦太多,才让我倍感今天生活的甜,才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也许正是由于当年大家一起吃过苦,所以战友之间的情谊才那么深厚,那么纯真,那么值得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