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老兵故事1 当兵的日子1 新兵蛋子    

发表时间:

2015-3-1 13:01:35 更新时间: 2015-12-20 7:52:11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2015梅花迎春文学    
作者: 马建平   [这是对本篇第 7075 次阅读] 阅读评论

  老兵故事1 当兵的日子1 新兵蛋子

     我是一名来自工厂的新兵,当兵前刚刚分配到坐落在天津西郊区的天津第一石油化工厂。这是一个在全国工业学大庆,石油大上马的时代投资建立的一个综合性石油企业,有一个大型的炼油厂,一个颇具规模的石油化工厂。由于工厂规模大,工人多,所以当年报名参军的新兵也不少。

    说起来我当兵的过程比较有戏剧性。当时我刚刚分配到第一石油化工厂才2个多月,工厂尚处于建设期,还没有开工投产。大部分工友都被分配到了全国各地的石油企业去实习。有去大庆石化的,有去兰州石化的,有去锦州石化的,我被分配到抚顺石油二厂实习。实习期间,我得知了征兵工作开始的消息,于是给远在天津的工厂武装部写了封信报名入伍。

    也许是从小一直听老爸讲战斗故事,也许是看了太多的类似《董存瑞》、《上甘岭》的英雄片,也许是那令人羡慕的绿军装,反正有说不清的理由和原因,当兵入伍一直是我童年就有的梦想之一。特别是当大哥、二哥都参军以后,我当兵的愿望也随之越来越强烈。

    可能是我的真情打动了厂武装部的领导吧,或者是我的小文采给那封信增添了不少煽情的元素,厂里居然将我当时写的要求入伍申请信当作征兵动员的宣传材料,誊抄在了厂里的宣传海报栏里。希望大家向我学习,积极踊跃报名参军。

    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像现在,特别是工厂里,报名参军的人数并非很多。你想啊,好不容易进了工厂,当了技术工人,挣了工资。如果好好学技术,多挣钱,攒下点积蓄,过几年再找个对象,成个家,过安稳的小日子,这些当时都是厂里工友们渴望的生活主线。

    当时,我这种舍了工资,舍了刚到手的工作,舍了未来稳定的生活安排,特别是人尚在千里之外实习的过程中,写信回厂要求参军入伍的,在我们厂确实是绝无仅有的。就这样,在抚顺,这个雷锋的第二故乡,刚刚实习了不到一个月的我,居然在申请入伍的信件发出后,收到了厂武装部给我发的电报,让我迅速赶回天津,参加入伍体检。回来的火车上,心情非常激动,虽然还不知道体检的结果如何,但当时心里感觉自己已经和大哥、二哥一样,很快就会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了。就这样,曾经在一个月前我还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抚顺,冒着漫天大雪,和工友们一起上夜班,眼下的我居然为了应征入伍,独自一人星夜乘车赶回天津,参加应征入伍体检。

    回津后2天,我按照厂武装部的安排参加了上站体检。身体各项健康指标全部达标,我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录取了!刚刚穿上军装时老爸就嘱咐我到队伍里好好干,争取入党提干。父亲是1942年,年仅14岁就参加八路的老兵,对部队有天大的感情,他自己在1944年抗日战争中受过伤,身上大概有10多处枪伤和炮弹片。抗日负伤下来以后,在地方养伤。后来46年内战爆发,又第二次参军,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的战役,再后来,由于伤痛复发,没法跟上部队行军速度,所以又退伍到了地方。虽然他老人家早早地脱离了部队,但他骨子里却一直渴望着孩子们能从军入伍,好好出息,甚至渴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可以从战士干到将军,替他完成几十年前的夙愿和梦想 。

     当时我们这个千人的大厂,报名上站体检的大概有二十多人,但最终只有六个人经过体检和政审合格最终入伍。虽然过去差不多40年了,但今天回想起来,对同时入伍的那几位战友的形象和特征,多少还有些印象。老实巴交的王毅,大个子,大眼睛,黑脸堂,平日不爱说话,比较蔫儿;于剑桥,高干子弟,白净的皮肤,高高的个子,衣着整洁,典型的帅哥,给人的印象是比较清高和傲气;周德春,皮肤黝黑,近一米八的身高,待人热情,喜欢察言观色,善于和周边的所有人搞好关系;陈永明,来自我们厂的医务室,曾担任工厂卫生所的护士,小个子,肤色多少有点像医生穿的白大褂的颜色,说起话来尖酸刻薄;赵伟,小个子,油头粉面,经常是一脸坏笑,曾是我们厂的消防员,按现在时髦的说法,他属于没事儿找抽型的性格,平日里最喜欢拿人找乐;我自己呢,一米八的个子,身材有点肥胖,面相属于少年老成的那种,不爱说话,喜欢看书,做事特立独行,爱好文学,平日里爱写东西,有点类似现在的所谓文艺小青年吧。

    临出发前,大家都到了天津市西郊区武装部集合,大家吃了一顿大米饭,炖肉烩白菜后,队伍就启程出发了。大家身着崭新的绿军装,带着对红领章红帽徽的向往,乘坐帆布蓬的解放卡车,伴着高亢嘹亮的歌声,踏上了入伍的征程。一路颠簸,走过平原,穿过了山峦,来到北京门头沟区—斋堂成为了我们当兵的第一站。

    厂里来的几位战友都被分配到了同一个新兵班,正好构成了这个班一半,其余几位都是来自天津西郊区的农民子弟。我们入伍的单位是北空通信团训练营,这是一个专门为北空各部队培养通信技术人员的训练基地。通信营共设4个连队,2个培养报务人员的连队,为北空的各个部队培养无线电报务员;一个培养有线通信技术人员的有线连,学习维修电话、交换机、载波等通信设备;还有一个学习维修无线电收发报机、导航设备、对空无线设备等的无线连。有线和无线连大概是因为技术含量高,知识层面要求难度大,所以到这2个连队的学员基本都来自天津市南开区和红桥区等的城市兵源,这些战士文化底子厚,脑瓜好使,接受新事物快。其中很多都是直接从学校招来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相比之下,学习无线电报务就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了,虽然学习这个技术也有一定的淘汰率,但只要肯学、肯吃苦,基本都能学出来。所以这两个连队的兵源大都来自当时天津市西郊区、汉沽区和宁河县,其中好多新兵甚至都是纯粹的农民。我们工厂来的这几位有点特殊,由于工厂坐落在西郊区,所以我们这些工人以及刚刚毕业分配到工厂的学生们,虽然也来自市区,但由于属地关系,也也作为西郊区的兵源一起被分配到了农村兵较多的无线报务连。

    来到地处北京门头沟区的斋堂村的北空通信团训练营以后,紧张的新兵训练开始了,艰苦的生活也随之而来,每天练队列,走齐步,拔正步,练射击,整内务,开班会,虽然生活工作安排的有点让人透不过气来,但大家都怀揣着入伍时的梦和家人的嘱托,都满怀热情,信心百倍地迎接着每天的挑战。

  
 
评论(共 9 篇):

  评论者: 胡胜华

发表时间:2015-12-17 17:53:30

   

 

青春的回忆,部队的情谊,网站的共鸣。   

   

  评论者: 林爱国

发表时间:2015-12-9 11:40:26

   

 

又回到了那个难忘的年代!   

   

  评论者: 贺茂林

发表时间:2015-12-8 10:24:21

   

 

将当兵经历用文字显现是很不错的,初读很好!   

   

  评论者: 马建平

发表时间:2015-3-4 9:34:51

   

 

感谢付根利站长和几位战友的评论,经我老战友张玉武的推介登录空6军的平台,热切盼望和各位战友们交流切磋分享。我退伍后的经历比较复杂,时常会将一些过去过往的经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再次感谢各位的评论和站长的支持!   

   

  评论者: 郭果

发表时间:2015-3-2 15:04:41

   

 

当过兵和想当兵而未如愿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吧。写的真实!继续!   

   

  评论者: 姚念龙

发表时间:2015-3-1 22:55:37

   

 

同意,写得很好,加油!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5-3-1 22:17:20

   

 

记忆犹新,如数家珍。   

   

  评论者: 付根利

发表时间:2015-3-1 13:18:49

   

 

这是洋溢梅花精神的文章,收入到梅花迎春文学啦。艳芳、念龙是否赞同?   

   

  评论者: 付根利

发表时间:2015-3-1 13:17:04

   

 

欢迎50师战友,期待你的后续文章。点赞。   

   
   

共 9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6 4:12:27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