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多少感动 留在心底    

发表时间:

2008-9-26 3:38:05 更新时间: 2009-1-25 10:43:22  更新者: 许平

关键词:

K6随笔之三    
作者: 杨寿清   [这是对本篇第 3062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多少感动 留在心底
                ——K6随笔之三

  发完给报社的稿件,夜很深了,杜尔伯特草原的风拍打着窗户,辽远的夜空星星闪耀。我喜爱这种纯静的夜空,只有草原上才有的夜空。
    推开窗,深吸一口掺着草香的空气,感受一种透心的清爽。我喜爱这种淡淡的草香,只有草原才有的草香。
   

    今夜注定无眠。因为几个小时前,我的战友志刚、伯明,还有海鹏已经飞征太空了。再有一个多小时,“神七”将完成首次变轨。我等待着这一时刻,因为以此为标志,神七将在近地轨道运行,志刚将完成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在太空踏出“中国脚印”!
    今夜注定无眠。出征仪式上的几个画面,始终在我脑海翻腾。共和国主席亲自为志刚他们送行,切切关爱,溢于言表。而三个人的气定神闲,则令人油生敬意。尽管太空之旅有那么多未知的风险,但这三人,已将生死置度外,誓将华彩留太空。这是航天员的特有气质,是中国军人的特有气质!
    在踏上征途的时刻,我看见利伟与志刚热情相拥。利伟的眼睛已经有些潮湿。只有他能理解此行有多么艰险。我想,他当时的心情是激动而复杂的。自己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战友就要远征天宇,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难度最高的一次飞行,他的担忧、牵挂,他的祝愿、期盼,非过来人不能理解。我将这个画面拍摄了下来,尽管电视画面入镜后有些模糊,但这是经典的收藏,较之现场,更体现我的赞许与牵挂。我会一直珍藏着。
    今夜注定无眠。因为有太多的感动会留在心底。

二   
   我从博友的文字中,发现了多年未见的弟兄贝骁的踪影。他的儿子,那个跟他一样长着一颗小脑袋的浑身流淌浙江人聪明基因的“淘气包”,考上了首都经贸大学!这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事。对于贝骁,这一成就不亚于“神七”之于中国人的成就。
    遥想二十六年前,我与他在空六军通讯员培训班的那段时光,心生无限感慨。贝骁当是我共事的最有求知欲望、最具坚韧精神的朋友。初识时,他还相当腼腆,见了同班的女战士还有些脸红。他告诉我,当兵前他只读完小学,对于写作几乎一窍不通。但令我惊讶的是,他很快便让人刮目相看,仅仅三个月,他的“作品”就上了《空军报》。虽然只是一篇小消息,但我还是称其为“作品”。因为这是他独立完成的“处女作”,这对一个来自内蒙古边防雷达团的士兵来说殊属不易。
    那次培训班之后,我考入空军新闻干部教导队,他则回雷达33团。后来,军部成立报道组,又抽调我去工作,他也一起调入。我们一起采访,跑遍了空六军所有部队。贝骁的写作水平也日益精进。1987年,他转为志愿兵,紧接着又被保送至南京政院新闻大专班深造。毕业后,在军区空军宣传处帮助工作。这期间,他又回到边防连队任指导员,在连队,写了许多在我看来对其以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稿件。其中一篇我记忆深刻,题为《马政委三考三笑》,写的是军政委马鸿深入边防连队,检查考核战士理论学习的片断。这篇稿件被刊于《空军报》头版头条,还被军报转载。他所显露的才气,引起军区空军机关的注意。不久,他又被推荐到《解放军报》总编室帮助工作,在一版夜班组上班,负责要闻与基层新闻的编辑。这个岗位,是令多少基层通讯员羡慕的位置。我告诉他,去了就争取留下来!贝骁没有让我失望,不到一年时间,他的业务潜质,他的忠厚为人,便得到大家认同。军报破格将他留下,委其重任,在夜班组正式当值。
    再后来,他分了一套80平米的房子,这在北京当是奢侈的享乐。他把爱人调入北京,过起了“草根贝骁的幸福生活”。他很知足,虽然爱人还没有固定工作,虽然北京是一个无钱无权莫入的所在,但他相信,这一切都会改变。
    现在,他终于改变了一切。据悉,目前他在《中国国防报》主持后备组工作,已经是副师职了。
    若干年来,我始终拿他的成长告诉我的同行:新闻写作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只要热爱,就能做好。


    岁月是留不住的,惟有她所沉积的情感可以永存。军营中沉积的情感,却又是世间最美好的回忆,那么隽永绵长。
    二十年的军旅生活,多少感动留在心中。这些年,虽然天各一方,但对战友的牵挂,总也挥之不去。
    真情如酒,愈陈愈香。扼于萌动之初的爱情,患难结交的友情,都不会被越来越深的皱纹埋没。一如这草原的夜空,纯静透明,无尘无染。一如这秋浸的草香,淡雅悠长。
   
    (2008,9,26,凌晨,四子王旗)
   

 

 

  
 
评论(共 3 篇):

  评论者: 许平

发表时间:2009-1-25 10:43:22

   

 


他曾经在三十三团(二十八团)左旗站任指导员
我是连队文书
他就特别能吃苦,连队的建设大都在他任上搞好的。
可苦了我们这些兵了!
他的成绩是他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相信指导员的明天会更好!   

   

  评论者: 解昌仁

发表时间:2008-9-27 18:02:22

   

 

寿清同志,我是1984年初离开雷达33团的,从你的叙述中知道了贝骁同志的发展过程,之前,只知道他在解放军报社任总编辑,谢谢你。贝骁同志是榜样,我很佩服他。他的事迹再一次证明,有付出就会有回抱。   

   

  评论者: 冯骏

发表时间:2008-9-26 9:08:40

   

 

很有水平   

   
   

共 3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7 4:18:48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