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一份沉重的检查    

发表时间:

2012-5-26 11:25:30 更新时间: 2012-5-31 18:28:16  更新者: 管理员

关键词:

战友 北京    
作者: 黄新原   [这是对本篇第 2050 次阅读] 阅读评论

一份沉重的检查

黄新原

看到小红在博客上发了一篇《洗澡》,很有意思。让人震动的是,她居然保存了当年的一份检查,那份检查的原件,让人看到了女兵的可爱,带着浓浓的时代气息。

我妈妈有个习惯,就是和我们兄弟二人有关的任何带字的纸头她都细心保存,所以她去世后,我翻检家里的东西时,竟翻出许多我们各个年龄段写的信件、本子和纸片。在这些东西里,我发现了一份当年我写的检查草稿,但这份检查却不像小红的检查今天读来那么轻松,那是一篇“黑暗年代”的违心而屈辱的文字。

1976年初,一件让我们这代人猛然走向成熟的事件发生了:周恩来于18逝世。那天早上消息传来,我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喉头猛地紧了两紧,似乎来不及想什么,就赶紧去为父亲打早饭。到了食堂,看到就餐的军人们拿着馒头,低着头,发着愣。其中一位,猛地把馒头往碗里一摔,站起来就走,只见他眼睛里有泪光一闪。这一闪的泪光,让我刚放松的喉头又紧了两下。回到家,我发现从小就讨厌我们哭,常说“不要动不动就咧咧”的父亲在揉眼睛,但似乎在我面前又想掩饰什么。那天早上我们谁也没吃什么,就出门上班了。

真正我想哭,是几个小时后,所有人都缓过神来想哭的时候。单位一位50多岁的女同志说起总理时,就像爆炸一样,哇地哭了出来。顿时所有在场的人,脸上的肌肉都拧着,眼里喷出泪水。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我写这段往事时,只要一提到总理,我仍然喉头发紧。好久之后我都很难相信:我们从小听着“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如何如何”的新闻长大,他真的会死吗?

 “四人帮”的“作死”,也到了最后疯狂的程度,他们不准各单位悼念总理。但至少在北京,几乎没有人理会。我们单位的悼念会,是在一个能容纳两千人的大饭厅里举行。第一个悼念发言的,是个工宣队的工人,他就像念批判稿一样,生硬呆板。在场的人,让他的别扭声调憋得喘不过气来。第二个发言的,是位团委女干部,她只念了几句就哽咽了,那哽咽的声音一发出,整个会场,就像闷雷一样,哭出了声。我从小看《三国演义》,记得诸葛亮的灵柩从汉中入川时,有“百姓哭声震天”的形容,那天我相信了这话。能让百姓哭声震天的人,此生我见到了。悼念会结束时,我回望会场,我绝不夸张,那水磨石的地面,就像水洗的一样被眼泪淋湿。

接着是著名的“四五”,我44号去了天安门,带着两架照相机。但我的政治智商低得可笑,竟把胶卷拿到我家所在的院子里一个小照相馆去冲洗。等取胶卷时,一个脸上有白癫风的老头说派出所传话:这胶卷是谁的,让他不能走。老头立刻打了电话,不一会就来了两个警察,把我带到派出所。当时形势的严峻让我紧张,不少“四五”的参加者都进了监狱。但一位提审的警察出我意料,他第一句话竟是:“悼念总理,在哪儿不行,你非赶这时候上天安门。”他表情沉静而温和,却忽然对在屋角一个被抓的小偷凶狠地大吼:“看什么看?滚外边站着去!”接着对我说:“你的政治条件不错,更应该听毛主席的话,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一边。你明天交个检查,我们就不通知你们单位了。”我至今感念那位警察,他就这样“例行”了“公事”。

几十年过去,在咱们空六军网上,我把这份检查给战友们引述一段:

 

……当前的大好形势对自己是一次极为深刻的阶级斗争教育,使自己更进一步认识了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阶级敌人的阴险毒辣,并感到自己44号(星期日)去天安门并且还照了相,是极为错误的。

……

那天天安门的情况,由于人很多,花圈也很多,具体的印象已经很模糊,只记得到处拥挤,到处是花圈。因此照相选景也很受阻碍,很仓促。天气很阴,所用胶卷又是五、六毛钱一卷的处理品,加上人的不断碰撞,自己是否能照好很没把握,于是又买了一卷较好的胶卷,把纪念碑前花圈比较集中的地方照了照。

我刚到天安门的时候,在靠近长安街的附近,有一个人站在高处,手举一块写着血字的白布,不时转动着身子,让大家看,当时拍照的人很多,我也站在远处把这个镜头照了下来。照片的其他内容已经记不太具体了,只记得什么地方花圈多,或者个别花圈制作得别致或很大,就照下来,再就是照了纪念碑的全景。大约在天安门逗留了两个多小时。

对这件事,我开始的认识是很不深刻的,通过星期日(11号)派出所同志和我谈话,对我进行了教育,才认识到,由于阶级斗争观念不强,政治嗅觉不灵敏,起了不利于当前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作用……

 

  
 
评论(共 8 篇):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5-31 18:02:34

   

 

谢谢玛瑙关注。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2-5-28 20:49:51

   

 

从层次分明的素描中,看到新原战友写细节的功夫。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5-28 10:22:17

   

 

谢谢徐主任、永志、长海的关注。 谢谢伟力、胜华的长贴。 周总理,有说不完的故事,扯不断的思念。事隔几十年,当目光在远处聚焦时,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历史让中国出了这样一个人物,它的必然性在哪里?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2-5-26 23:02:53

   

 

1976年是非常不幸的一年唐山大地震,毛主席、周总理,相继去世,不管四人帮怎么阻止,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悼念是阻止不了的,是发自内心的,送总理那天是万家空巷,都去长安街了。真是哭声一片。真是人民的好总理。 这份检讨,可成文物了。是你人格的见证。   

   

  评论者: 吴长海

发表时间:2012-5-26 21:43:14

   

 

那年的1月8日,我骑车上班特从新华门过,一看到中南海的红墙鼻子就酸酸的,见到新华门的半降的国旗泪水就涌了出来,······。4月5日上午请假看病后也特地去了到天安门,百姓的心是相通的,眼睛是雪亮的,四人帮与人民为敌能有好下场吗?!   

   

  评论者: 胡胜华

发表时间:2012-5-26 19:45:00

   

 

当时周总理的去世,是全国人民最心痛一件的事。为了悼念总理,人们写了许多怀念总理的诗歌,来寄托对总理的思念。为了表示自己对总理的敬重和思念,就把当时在社会上相互流传的一些悼念总理的诗歌和北京战友信中寄给我的诗,全部手抄成一本悼念总理诗集。带到单位里同事之间相互传阅。一天工宣队的领导把我叫到办公室,拿着这本诗集,说大家都说这本诗集是你的,要我这说出些诗是那里来的,非常严厉地批评我,一定要我老实交代,还要我在党小组会上进行检查,当时事来突然,而且还挺严重的,但当时我心里明白,看这驾驶事到我这必须为止,不然后果无法预测。于是我就开始装糊涂,说有些是坐公交车时车上说人说的,有些是在马路上的电线杆上贴的纸块上看到的,无法说出人来,就这样装了几天糊涂虫,在党小组上做了“深刻”的检查,加上平时我在单位表现一直很好,也有不少人为我讲话说情,这事就这样混过去了。那本我花了好多天用心血手抄成的总理诗集被工宣队没收了,却实让我心疼了许久。回忆起那个年代一些事一些人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评论者: 龚伟力

发表时间:2012-5-26 17:51:07

   

 

新原:看了你的《一份沉重的检查》心情沉重。记得那时我经常去北京送稿,看到过天安门广场的这种氛围,拍了照片,自己冲洗,不敢拿出来。几十年之后再也找不到了。你这份检查,可与小红那份《洗澡》检查的分量完全不一样。那年月,进了公安局,给公安写检查可不一样啊。对这份检查,你至少要感谢有四: 其一,你得感谢那位公安,正如你所说“我至今感念那位警察,他就这样"例行"了""公事”,估计他也是对群众悼念总理心有赞同; 其二,你要感谢你有个好出身,那年月如果出身不好,给你上纲上线,你是受不了的; 其三,你要感谢你妈妈,你有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的妈妈,除了对你的成长教育、影响之大之外,还给你把这份《检查》保存至今; 其四,你要感谢周总理,总理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心目中崇高的形象和地位。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这是非常罕见的事。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就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 他说: “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 每次看这段话我都热泪盈眶,我以中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人而感到骄傲。 新原,这是我看完你这份《检查》,得出的结论,也是我的心情。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5-26 17:08:05

   

 

周总理在全国人民,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威望不得不令人敬仰,他才是最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好总理,当时我们33团机关发了黑纱,可是很快就又收回去了,那时候年轻政治敏感性不高,一个劲的问领导怎么回事,让领导说我真是不会转弯子,新原兄,你的这份检查可算是个宝贝了啊,也算是革命文物啊,好好保存吧,看不出来,您总是让我们眼睛一亮就有宝贝出现。   

   
   

共 8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4-26 0:33:46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