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魏燕燕 
部队: 464医院   
部门: 外二科、妇产科 
职别: 主管护师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怀念在464的岁月,怀念在空六军宣传队的日子!向战友们问好! 
所有篇目(共191篇)

标题:

再写7.28  

发表时间:

2012-7-6 20:34:28

更新时间: 

2015-7-30 6:45:08  更新者: 张月华

关键词:

军史精华  

  [这是对本篇第 7629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军史3 精华          单篇显示

 

     马上又要到7.28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整整过去了36年,今天,当我回想起在空军天津464医院和我的战友们一起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抗震救灾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时候,仍然是感慨万分!

(一,接生)

     7.28那天的夜里,我没有睡觉,那天,是我和李霞护士(何久庸副院长夫人),正在守候着妇产科一位即将临产的产妇,(当时是李霞带我)。

     产妇进入了第一产程末期;第一产程;(自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16-18小时)第二产程;(自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2小时)第三产程;(自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30分钟).

      当我已看到胎儿的小黑头发时,按照常规,换刷手衣带口罩,刷手,消毒,冲洗,铺无菌单,准备上台接生,(我站在产妇的右侧,李霞在左侧)这时,我亲眼看到一道蓝光划破夜空,照亮了窗外瞬间消失,(当时的妇产科在药厂的楼上),顷刻间整个楼就开始上下剧烈的震颤起来,轰隆隆的声音震耳欲聋,只见放在窗台上的笔,开始往下掉,我一抬头看见灯管象秋千似的左右剧烈地摇晃起来,我当时还说,什末声音?是不是药厂要爆炸啊?还是李霞反应快,说地震了,快跑!我俩立刻架起那产妇,开始跑向门外,一回头,一块似锅盖大的水泥块不偏不正砸在了产床上的枕头上,(万幸没砸着产妇)我顺手抓起了一个床单,围在了产妇的腹部,挡住了她的下半身,我和李护士一边一个搀扶着产妇往外跑,刚跑出几步,哗!一片漆黑,断电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这时就听见外二科的病人(妇产科和外二科在一个楼里)哇哇叫的,喊救命的,喊来人哪,快救我们啊!喊妈妈呀,快来呀!来救命啊!哭声,喊声,乱作一团,划破夜空!我们跑了一半了,快到楼梯口了,那产妇说,大夫我的鞋掉了!我又摸着黑返回去给她找鞋,看不见,只能用脚趟着原来的路,一下找到了(拖鞋),她手扶着单子不能弯腰,肚子那末大,我给她穿上了鞋,这时,哗,灯又亮了,只见我们的护士长刘吉珍,穿着个背心快步走进了值班室,拿起了白衣和剪子,边穿衣边向楼里面走,看见我俩扶着产妇就对我说,小魏,快下去看看,有没有男兵,叫他们快点上来帮忙!我知道,护士长是要跑到病房里将那些不能动的牵引的病人的绳索剪断撤离!这时,轻一点的病人,扶着重一点的病人东倒西歪,往外走,拄着拐的,手上打着石膏的,单腿蹦的,互相搀扶着往楼外走.这时,又是一片漆黑,没电了。

     院子里,更是漆黑一团,黑压压人头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给产妇找了个墙角,站在了那,不知是院里还是医务处的领导拿着电声喇叭在喊,各科室注意,清点人数!一连喊了几遍,主要是清点病人的人数,我们的科室,一个科就那末几个人,站在那一看就知道少谁!(一个科里六个医生,七个护士,一个主任,一个协理员,一个护士长)接着就听见,外一科的在这集合!又听见内一科的病号到操场集合!喊声一个接一个,都在找自己的人.

   天蒙蒙亮了,产妇站不住了,就要生了,,头上冒起了汗珠,我和李霞万分着急,楼里不让进了,因为还有余震,贴上了封条,这可咋办哪?我也管不了那末多了,冒着余震的危险冲进了楼里,拉出了担架车,冲进了产房,抱出了产包,抓起了胎心听筒,尽量拿出一会接生要用的东西,手套,酒精,盐水,等等.这时李护士也联系好了内一科,在一楼找了个空病房,我用双手将担架车顶在了墙上,再次听一下胎心,不错,跳的还挺有劲的(正常120-160次/每分种)她是132次/每分钟.5点35分,顺利分娩一男婴,母婴安全,我们也放心了,就又出来到院子里,楼里不安全,院子里孩子没地放,我就一直抱着,一直等到了8点半了,她的家人来了,把她们母婴接走了,她就是附近农村的,忘了是哪个庄的了,当时她爱人很激动,一个劲的谢谢我们,说回去给孩子起名时叫军生!!

         (二,干活)

   天亮了,通讯员通知;所有男兵到操场集合!紧接着,就是全院动员,搭帐篷,挖厕所 ,记得是在 洗澡堂的位置贴着后院墙挖起了坑,用柳条布遮挡,建起了临时的男,女厕所,要不这满院子的人,怎末办哪?

    男兵,真是干活的好材料,扛木头,搬钢管,拿帆布,打支架,开始划分地盘,以科室为单位搭建帐篷,那时叫“大车店”,木板太沉,男兵就一点一点地挪,有的科室的轻病号也投入其中,帮着干,院里通知,轻病号一律出院,妇产科除了部队家属,不接收地方产妇。女兵帮着去楼里拿东西,什末床单,被子,枕头,反正是一趟一趟地往楼里跑,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搭起了一排排整齐的帐篷,时刻准备着开始接收病人。

( 三,抢救)           

 我们外二科,收入的第一个病人就是在院里干活的一个民工名字叫谷卓,为了逃生,他在前一晚地震发生时从宿舍的窗户往外跳,结果腿挂在了树上,大头朝下栽到了地上,抬来时已不省人事,我们的松山大夫,张秀峰主任,立刻进行抢救,啥都没有,拿什末救?这时,药局送来了甘露醇,赶快建立起液路降低脑压,吸氧,检查眼底,测生命体征,一切治疗准确无误,用木版拼起的床,在澡堂 那个位置拼命抢救,当时在一旁我就听到有人在说,不行了,别救了,就是活了他也没有钱,我们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病人,当时在那种情况下,居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出院时都能走了,只不过是走的不太好!记得我给他上特护时,他因为颅底骨折,耳朵里有血,天又炎热,苍蝇在他耳旁飞来飞去的,我拿酒精棉球给他擦干净了,但是苍蝇还是围着他转,因为他的身上有臭味,我们几个人给他擦澡,除味,累的我们一身汗,每次上班时都要拿着扇子给他赶苍蝇!那时院里在澡堂那位置接了一个水管子,大家都在那里接水,每次接水要排队,真是艰苦!

  (四,值班 )

 不知是地震后的第几天?院里接到上级通知,派出医疗队赶赴唐山,参 加 抗震救灾,主 要派男兵,我们听后都不乐意,哪还有人啊,就这末几个人,忙成这样了,还要把男兵抽走,剩下女兵干不动活啊!男兵走了,女兵没有了主心骨,男兵能干活啊,那时就是医院的宝贝!我记忆当中好象是地震后的第三天?还是第四天?大量的伤员从唐山源源不断地运往464,一会来一个,砸伤,一会来一个,骨盆骨折,一会来一个双下肢骨折,一会来一个,上肢骨折,男的,女的,没完没了,来的每一个病人,都是灰头土脸,身上的衣服都是碎条条,有的有个小单子盖着,有的没有单子盖,光着身子,头发缝里,耳朵里,牙齿里,都是土,身上的伤口划伤,流着血,脚肿的象面包,哎呀那个 场面,是非常悲惨的!听着病人的呻吟声,我们的心在流血!!护士长开始给我们排班了,凡是新来的病人,一律先清理卫生,男病人剃头,洗头,女病人剪发,洗头,剪指甲,擦身子,清理伤口,包扎,大量的工作等待着我们去做,一个个伤员都是要靠男兵给抱到床上。大蓬里有60个床位,里面是男的,外面是女的,中间拉上一个大白布帘。那时不管值班不值班,都来帮忙,仅靠一个值班的哪能忙的过来呀!医生们都快忙晕了,挨个给病人写病历,作检查,打石膏,上牵引,打钢钉,下医嘱,相互之间都没有话了,护士们,作皮试,配药,打止疼针,端尿盆,倒便器,累不说,也快给熏晕了!有一次我值班,好象是早班,快到下班时间了,我就问:‘有没有要小便器的?”哗,一片举手的,因那时小便器不够用,得轮着来,我又问“有没有要大便器的”?只有几个举手的,我赶紧给他们发下去,又赶紧收回倒掉,在交班之前处理干净,不留给下一班,有的病员看着我们特辛苦,就尽量少吃,怕有大便。我们那时每个夜班,都闲不住,夜里老有解手的,那就要赶快倒掉,要不然就臭气熏天的,整个大棚里都不好过!凌晨5点,开始抽上午的打针的药,一摆就是两大盘子,大都是抗菌素,青链霉素+在一起共6毫升,8点接完班后进大棚 打针,一个个的对,(三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剂量,对浓度,对时间,对用法)(三查:摆药后查,服药前查,服药后查)千万不能搞错了!

进大棚注射,两大盘子一个一个打,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等打完这一圈,累得是腰酸腿疼的,还不敢表现出来!因工作量太大,护士长给我们改成了四班倒了.每班6个小时,不是8个小时了,为的是让大家好好地休息,病人有大棚了,我们可没有,只能是偷偷跑回宿舍楼里,搬下自己的床,就在内科的老花园里,支上床睡觉,刚开始没有床时累得真想倒在地下席地而睡,碰到下雨了,套上大雨衣,热的也顾不上了,蚊子咬的也不管了,睡吧!

  后来,各科室也搭了棚子,就好多了,起码有地睡觉了,大通铺拉上帘子,男女分开,一下 就睡着了,那时大家累得都懒得说话了,都累傻了!

  (五,想哭)

    1976年,我们国家先后去世了两位伟人,又遭受了地震的袭击,大家的心情都很低沉,大棚里的伤员,大都来自唐山,也有天津的,当时院里实在忙不过来了,就不太收地方的伤员了,大家在大棚里住着,都不能下地,都是卧床,有时他们就讲起地震时的情景,一个说,大家都跟着说,你说,我也说,说着说着,就有人哭了起来,我们这些值班的,听着他们诉说着当时地震时的惨状,也跟着哭了起来,顿时,整个大棚里是哭声一片!可见地震给这些伤员带来的心灵伤害是多麽的严重!!我们也没去唐山,也没去市里,但就是受感染,眼泪根本止不住,在操场上排队领饭,哭得眼睛肿的不敢抬头,每人发一个面包,一根香肠,一个纸盒饮水,觉得吃不下.记得有一天下午,科里学习,回忆发言,畅谈总理的丰功伟绩,有个姓张的护士发言,边哭边讲,结果大家都哭了,索性就放开大哭一场吧,那天哭得很痛快,时间也很长,那段时间,好像大家都特爱哭,动不动就掉眼泪,一会,唐山来一人说XXX,不在了,XXX,遇难了,XXX,牺牲了,有我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听后就会哭,76年,是我哭的最多的一年.我所庆幸的是,就是76年,六军没有成立军宣队,而从71年我入伍后,每年都有,回来的同志说,六军招待所在地震中已塌为平地,我想,那个楼是我们每次去都住的地方,如果我们76年也在那,就没有我的今天了!为了抚平伤员的心里痛苦,我们下午,或者晚上就到大棚里给伤员念念报纸,和学习材料,到了周末,还要给他们演几个小节目,唱几首歌,有我个人唱的,也有小合唱的,我记得小合唱:“我们是革命的卫生员,救死扶伤挑重担,白求恩精神永发扬,完全彻底记心间,红心永向毛主席,为人民服心里甜,心里甜!”大棚里又是掌声一片!再来一个,再来一个!大家不停地叫着,那时,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

    (六,总结)

     大概是几月?我忘了,该往楼里搬了,又是一次折腾,年终总结,大家在一起,总结了地震时自己的表现,在地震中得到的锻炼,和在地震中的先进事例,等等等等,大家也不为立功,也不为表扬,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干的,都表现很突出,我看到了一个医院的凝聚力,看到了院领导的号召力,看到了党员的先锋作用,看到了同志们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看到了各科室的团结友爱的好风尚,看到了医患关系的无比融洽,看到了雷锋精神在464的延续,看到了大家不怕苦,不怕累的光荣品格,团结一致,战胜地震灾害!地震时,我们在一起!!!

   (注:当年在464医院工作的战友们:希望大家跟贴,讲讲自己的故事!)

 

  

评论(共 42 篇):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7-7 10:55:50

    燕燕的文章让人震撼,非亲历者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多朴实的文字!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当年解放军在地震中的感人情景。那时燕燕还是个小姑娘,却没有了享受柔弱的时间,没有被照顾被怜惜的特权,在国家遭难时,都是火线上的战士,都是抢救生命的医务人员!
    我要说,这篇文章是地震题材文章中的上品,这决不是溢美之词。情节那么精细,场景那么真实,一点都不讳言困难和狼狈,不遮掩灾难中的手足无措,无论是国家还是一个医院还是一个人。帐篷里的臭气,危险中的产妇,过度的紧张和劳累、难过惊慌中的泪水,都通过女孩的眼睛和心记忆下来,而且记得那清楚,实在难得。
    燕燕说她不会写东西,其实她写得真好。文如其人,字里行间流淌着性格中的真实、直率、爽快、自然。
    战友们真的应该响应燕燕的倡议,多写写那场灾难,和灾难中亲历的往事,写写灾难中的国家、百姓和军人。
    写灾难,是为了记住和反思。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7-7 10:15:00

  谢谢战友们的跟帖!罗政委的夸奖实在是不敢当!我也喜欢看罗警官的文章,也非常流畅,我应该向你学习!
  传银,地震时你在医院吗?你们总机班是怎么值班的?跟大家说说吧!   

 

  评论者: 郑丰丰

发表时间:2012-7-7 10:00:29

  标题:1976年7月28日一周后的救灾现场集体照片

我记得我们18人是分乘两架直升机先后到达的。1976年7月28日一周后的救灾现场集体照片。那时的通讯可不比现在,一周后才和医院取得上联系,医院领导探望我们的同时给我们合了影。

前排:高成建、李文军、付丽华、刘淑江、郑丰丰、崔晓今、贾素珍、李立新;

后排:黄永富、张秋凡、郑万银、唐德贵、李学厚、黄国民、马玉章、李家瑞、何腾柳、李××(真不该忘记他的名字请提醒一下)。燕燕提醒:李绍光

 

  评论者: 郑丰丰

发表时间:2012-7-7 9:13:04

燕燕的文章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夜晚,无名英雄无计其数!
我们赴抗震救灾医疗队是当天乘坐空军直升飞机到达的灾区的,在直升飞机上我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废墟,心里有说不出的一种滋味;直升飞机一落地受灾的人们真是含着热泪,高喊解放军万岁!大救星来了!那种场面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评论者: 郑丰丰

发表时间:2012-7-7 9:07:00

  标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医疗队天津成员聚会纪念

难忘1976!难忘抗震救灾!

补上成员名单:
第一排从左至右,黄国民、贾素珍、李学厚;第二排 付丽华、张秋凡、唐德贵、我。

 

  评论者: 胡胜华

发表时间:2012-7-7 8:51:12

谢谢燕燕的纪实文学,今年是唐山地震36周年,36年后的今天燕燕还把当时的情景记忆如新,历历在目,还把我们大家一同带入了当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看了你的文章,真让人感动和敬佩,那时的部队、那时的军人、那时的军风、那时人的品徳、那时人的无私、那时的凝聚力、那时的战斗力、那时的464医院,都让人永远怀念和想往。我们都是经历过那个美好年代的人,很庆幸这些美好的回忆还能给我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上海战友会已决定今年7月27日组织成立后的第一次活动,就是战友们赴唐山纪念唐山大地震36周年,参观新唐山,还去党峪、丰润。那种回家的感觉,真让人期盼。   

 

  评论者: 吴传银

发表时间:2012-7-7 8:46:05


    真实.感人.7.28终身难忘.向经历过7.28抗震救灾464医院亲爱旳战友们问好!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2-7-6 23:31:28

燕儿:你可累死我了,看着你写的回忆录仿佛跟着你在忙活,一头汗呀。至今难忘这血与汗的场面,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尤其是医务人员首当其冲,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令人难忘。   

 

  评论者: 陈维萍

发表时间:2012-7-6 23:07:35

谢谢燕燕感人的纪实写作,1976.7.28令人难忘,正如燕燕所说我们以革命精神战胜了灾难!   

 

  评论者: 蔡娜

发表时间:2012-7-6 23:04:26

燕燕姐:我是一口气读完你这篇紧张、惊险、感人的文章。
地震那年我还是个学生,当时正在李七庄往南有一个部队农场学军,永远都不会忘记地震时的情景和震后所经历的一切,深深体会得到你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工作,是多么辛苦和不容易...
很喜欢姐姐的文章,让我了解了很多464的历史。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7-6 22:31:18

   一篇真实感人的记实文学,那一年,我们的国家多灾多难,唐山大地震非常悲壮惨烈,那时候我们国家还很穷,国力还比较薄弱,可是人们的思想、精神、觉悟却非常高,人民军队的威望非常高,写的真不错,还真有两刷子呢,接着再写,还没有完啊!   

 

  评论者: 闫瑞敏

发表时间:2012-7-6 22:24:35

我在76年地震前就已复原,很遗憾,没能和战友一起奋战。我会关注464战友的跟帖。   

 
   

共 42  篇,第2/2页 首页  上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4-16 21:06:56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