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空军万岁 作者:尉虢达
时间是一九七三年吧。 这时我们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还是以歼六型飞机为主。 各个飞机制造厂都不停地围绕着歼六生产着它的延续产品。 在我们部队就有歼六甲、歼六乙、歼六丙、歼六Ⅲ等等型号,这都还是我能够叫出来的机型,那些自己不知道的机型,也就不好说到底还有多少了。 作为一个非机务人员的机关兵,我是不懂飞机里这些名堂的。在所有的歼六型飞机里,我只认识独立大队(夜航作战部队)的那种歼六甲,那是因为飞机上有夜航搜索用的雷达,从外表上看,就是那只安在飞机进气口上方深绿色的圆鼻子,除了有这个圆鼻子的歼六甲外,其他的机型我就再也认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我们空**师接收了两架由贵阳飞机厂生产的号称是最新型的歼六ⅢA型飞机,飞机是工厂的飞行员从数千公里外多次转场送来的。 哇,我这识别飞机的外行,这下子还真认出歼六ⅢA与其他型号歼六飞机与众不同的地方了。 这歼六ⅢA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鼻子”有点象我们当时为数极少的宝贝疙瘩——歼七,它前面进气口中间的进气调节锥,比其他任何歼六飞机都长,足足伸出来有老长的一大截。 这歼六ⅢA它给我的感觉,就象咱们中国人的脸上长了个外国人的长鼻子,太别扭了,说句私下里的话,那就是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飞机被师里分到了我下放锻炼的第**团。 团里对这两架飞机的到来十分重视,因为还有个试飞的任务在里面,我们要为工厂飞出一些他们还没有做出来的数据。 团里设了个七人试飞小组。 小组由团长赵云清牵头,组员有副团长许庆芳,副团长沈学礼,团射击主任楚瑞庆,团领航主任姚庭印,再就是训练参谋李齐明和我这个标图员。 赵云清、许庆芳、沈学礼、楚瑞庆、姚庭印这五个飞行员,是整个部队里面的飞行尖子,而且他们全都是团级指挥员。所以,在试飞小组里面,他们既可以同时上天试飞,也可以在地面担任对空指挥。 在歼六ⅢA试飞的那段时间里面,经常是我们七个人挤进一辆大屁股北京吉普到外场,两个飞行员上了飞机以后,指挥员和副指挥员(三人)、李参谋、我五个人就坐进了塔台。 整个试飞阶段大概进行了二个月左右的时间,全部的试飞科目我已经记不完整了,但其中的四个科目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仍能一一道来。 第一是试飞最短降落距离;第二是试飞升限科目;第三是火箭打击地面目标;第四是低空大速度通场。
试飞最短降落距离是团长赵云清完成的。 赵团长驾驶歼六ⅢA飞机对准跑道,象只凶猛的鹞子捕捉奔兔,黑色的机轮爪子般一下子就死死地抓住了地面,机头尚未放下来,减速伞就张开了,机轮在刹车的作用下冒出了股股浓烈的青烟。 烟散伞脱,飞机停稳在跑道第二个进口处,尺子一拉一量,只有x百x十x米。
升限这个科目是副团长许庆芳试飞的。 升限是称飞机能够达到的最高高度。而试飞升限科目,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飞机达到最高的高度。 飞机在跑道头上象一匹不驯服的烈马,轰鸣的响声中刹车已经不能使它止步了,听得指挥员一声“起飞”的命令,已经打开了加力的飞机霎地滑跑并立即抬起了机头,乖乖,在我的眼里它只滑行了x百米左右,就象利箭笔直地剌向了天空。 许庆芳副团长的这个起飞姿势令我目瞪口呆,飞机离地后是呈笔直向上飞行的,这是过去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个动作给人的感觉,就是飞行员再多拉动一丁点儿操纵杆,飞机就会马上倒扣过来。 实在是太壮美了,仰视天空的所有人全都热血沸腾了,“我爱祖国的蓝天”!有人大声地叫喊了起来。 我看见指挥员握着无线电话筒的手也微微地抖动。 这就是伟人毛泽东词句中“可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真切写照呀。真个是壮志凌云啊!!!
场务连的官兵们用石灰在地面上画出了巨大的白色地靶。 五名团级飞行员分批驾驶着两架歼六ⅢA飞机,轮番向地靶俯冲射击。 我看得分外清楚,机翼下发出闪闪的亮光,地面随之升起了阵阵硝烟泥浪,白色的靶线已经没有了踪影,黑色的土地被深深地翻犁了一遍,火箭的弹片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射击主任楚瑞庆好个了得,披风携电一口气把几十发火箭全部射在了靶心的中央。
双机大速度通场,由沈学礼和姚庭印二人完成。 我们站立于塔台外沿上的几个人,象检阅千军万马的首长一样,双眼随着飞机由远而近。 两架歼六ⅢA飞机发出了震耳欲聋、雷霆万钧的轰鸣。 首次八百米高度通场,地面上的窗玻璃微微震响…… 再次三百米高度通场…… 塔台上的玻璃在巨大的声波中发出哗拉哗拉的一片声响几乎破碎……。
天空中急速掠过矫健的机影,地面上矗立着整齐的官兵。 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伟大的空军,我们要为你欢呼!我们要为你流血!!我们要为你牺牲!!! 今天我在写下对往日回忆的时刻,又想起彭老总在朝鲜战场上给三十八军的题词,我稍作改动也重复一遍:伟大的空军万岁!!!
转自《空军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