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范建 
部队: 炮2师   
部门: 宣传科 
职别: 新闻干事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小蔡,按你的说法,我注册了,不知行不行,看到后,请回信 
所有篇目(共107篇)

标题:

天津空军大院(18)不速之客来到主席台  

发表时间:

2016-6-20 23:22:06

更新时间: 

2016-6-21 2:35:23  更新者: 管理员

关键词:

文学  

  [这是对本篇第 2561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天津空军大院(18)不速之客来到主席台


题记 空军B师政委凭如簧口舌进入主席台  在天津一二把手间谈笑风生

 

/范 建

 

自从林立果来到空军B师视察的消息在天津市传开后,天津空军大院越发引起社会关注。每当人们从天津尖山路十号走过时,都要好奇地向这个深大院多看几眼,甚至有几分神秘,也有几分神圣。对于天津的政界、军界来说,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上世纪七十年代,天津市军以上单位只有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天津警备区、陆军第66军这三个单位,而师级单位也不超过十个。按照中共严格的等级制所形成的政治待遇,天津高层的政治活动,师一级单位(包括空军B师)并不在列。只有一般的政治活动,地师级和县团级才有资格参加。

 

当时,驻津部队除了必要的防务外,就是“三支两军”(“文化大革命期间,军队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这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按等级划,结合进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一级,也只有天津警备区和66军的军职领导,而天津市驻防的陆军198师、空军B师以及外地的内蒙古军区师职干部等,都在市局一级支左。并被结合进区局一级革命委员会领导班子。当时的空军B师,只有唯一的政治部主任郭建国任天津河西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对于这一点,见过大世面并曾在空四军担任过文化处长的张彪心存不悦。他作为刚从上海换防至天津的空军B师一把手,对来到北方都市天津后的这种地位并不满意。他想,空军B师的防务是保卫中国的北大门。说的精确些,就是保卫首都北京。我们并不是来保卫你天津的,你天津还够不上这个格!他想到和立果同志在一起所谈到的那些感受后,立果同志让他挺起腰杆子,要有B师的权威。立果同志在给他打气,在给的撑腰。想到这里,他似乎感到腰杆子真的硬了起来,说话也有了底气。立果同志这一次直接空降至B师,真是助了大威。仅几天功夫,天津空军大院在天津市老百姓中叫开了。而立果同志坐直升机空降B师大院,竟被疯传成林副主席空降来到天津空军大院。张彪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那天,他把正在参加河西区革命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的区革委会主任郭建国从会上找来,打听一下有关立果同志来后在天津市的传闻,郭建国说:“传得还真邪乎,说什么林副主席来了。”张彪哈哈大笑说:“好,就让他们传去。”他心里想到,在这种社会有一个法则,就是尊敬你,是尊敬你的背景。“那么,有没有人问你呵。”郭建国说:“有几个副主任倒是问过我,我就按你交待的,若隐若现,不置可否,这样也增加了神秘感。”张彪说:“好。就得这样。这样才能显出B师的能量,让他们看看咱天津空军大院的厉害,人家才不敢怠慢咱。”

 

过了几天,在一个公共场所军人维持秩序时,空军B师的几个战士与警备区的战士在执行任务时,为管辖区域执行公务时发生了口角。空军B师的一个小个子战士的手臂在相互推搡时被推脱臼,消息很快传到张彪那儿,这一下,张彪发了脾气。“这还了得,还有没有把咱天津空军大院放在眼里?老子的师可是从越南战场上下来的。”他指示大个子参谋长周豪带领一个排赶到现场,把那参与推搡的陆军士兵迅速抓了回来。天津警备区闻讯后,立即派独立师师长赶到天津空军大院。没想到,到了门口,没有张彪的命令不得入内。使这个师长足足在门外站了一个多小时。直到一个劲地赔礼道歉,保证回去严加管束才罢休。

 

第二天,在B师机关大会上,张彪政委结合昨天发生的这一事件,义正词严地说:“大家知道,我张彪的彪是虎字腿上三把刀。这刀不是吃素的!我们代表的是正义的力量。在咱B师,不管是什么人,不管是当官的还是当兵的,都是咱的弟兄。我们到外面去,只要行的正,站得直,我就不允许咱弟兄受一丁点儿的委屈,更不允许受欺侮。谁要敢动他一根汗毛,我张彪就可以扒他的皮!”

 

此话一出,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的雷霆般掌声。张政委为战士出了气,为天津空军大院扬起了空军B师的军威,得到全师上下一致颂扬,有的战士还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天津空军大院一时间在天津市家喻户晓,人们对它肃然起敬。干部战士探家去佟楼买十八街麻花和炸糕,只要一提是天津空军大院的,就可以不排队,有的干部找对象,说是天津空军大院的军官,天津的不少工厂机关的漂亮女青年,都上赶着。这天津空军大院是军中之强龙,找这样的年轻军官有前途。这样的鱼水深情,张彪政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这一天,天津市体育馆举行联欢晚会,B师收到了请柬,安排张彪在主席台边的嘉宾席就座。提前来到的张彪和警卫员一起落座后,他从熙来攘往的观众缝隙中,扫视着空旷的主席台,那是为天津市革命委员会领导、天津警备区、66军的军政要员安排的。凭他多年的经验,这些人一定在贵宾室。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些不自在。他,一个师政委,又无革命委员会的头衔,自然不在此列。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示他,一定要和天津市的这些人平起平坐,让他们不敢小视他、怠慢他,要让他们看看他张彪的能量。他是天津空军大院的最高首长,他应该坐在这个主席台上,他也会坐在这个主席台上。他让警卫坐在这儿,他要前去主席台,这使警卫员有些纳闷,明明是坐在嘉宾席,政委怎么能去主席台?他对警卫笑了笑离了席,迈上台阶,加快脚步,向贵宾室走去。

 

不远处,他看到了贵宾室外守卫的卫兵,像一道锁链,把他与那些三三两两进入的要员隔离开来。他必须想法进入挡架的卫兵,他必须走进主席台,他必须要和解学恭主任坐在一起!

 

此时,首长们都在贵宾室里休息寒喧。大家都在恭候着解学恭主任。

 

上世纪70年代,解学恭是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市革委会主任兼天津警备区第一政委。是天津市的头面人物。也是多少人想见而不着的大人物哪。张彪想,这是一个机会,只要进入贵宾室,就能见到解学恭。在天津这块地盘,就像空四军在上海说一不二一样,这里,也一定要有天津空军大院的一席之地。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很快,解学恭在一干人的前呼后拥下向贵宾室鱼贯而入。

 

张彪三步二步快速接近人群,卫兵正待挡架,只见张彪笑嘻嘻地大声喊道:“是学恭同志吗?”这一喊,把解学恭及在场的陪同人员都楞住了,这是谁呢?有谁能在大庭广众面前直呼天津第一把手的名字,还那么亲切?于是,一行人马上自然让道给这位不速之客。“学恭同志,我是空军B师的政委张彪,弓长张,虎字腿上三把刀。”解学恭想了半天,怎么也想不起这个张彪。正发楞间,一边的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副主任王曼恬一下子把他认了出来。“是张政委吧。”“曼恬同志,你可真是她记性。”王曼恬笑着忙向解学恭解释:“张彪同志是天津空军大院政委。”解学恭一听是天津空军大院,马上想起前一个星期听王曼恬说起林彪副主席的儿子林立果同志的直升机降落在天津空军大院这件事。而这个张彪的背景很深。跟林副主席的夫人叶群关系非同一般等。解学恭马上转楞为笑,热情地伸出手和张彪使劲地握着,还一个劲地“哦哦……”,像是见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于是,张彪成了重要的贵宾,大模大样地和解学恭、王曼恬一起走进了贵宾室,还坐在了他俩的中间。谈笑风生,一见如故。

 

张彪轻而易举、恰到好处地近距离接触到解学恭主任,应该说得益于王曼恬的久旱又逢及时雨的引荐。真是喜从天降。

 

那么,张彪怎么认识的王曼恬?尽管王曼恬是天津市的二把手,但她的背景要比她的职务高很多。王曼恬是毛泽东主席的表侄女,是毛泽东主席的英语翻译王海容的表姑。是毛主席同意她兼任国务院文化小组副组长,来往于京津两地,天津市的许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她向中央和毛主席过话,是个举足轻重的通天人物,连一把手解学恭都要敬她三分。她作为天津市的二把手,分管重要的文化教育工作。在一次天津市文化工作座谈会上,张彪作了有关空军驻津部队做好三支两军工作,配合好地方搞好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工作发言,受到王曼恬的重视和好感。张彪对空军B师宣传队如何和河西区文艺宣传队结合在一起,开展军民共演的具体方法部署一五一十地作了介绍,引起了这位副主任的极大兴趣。王曼恬当即表示,要看一次军民共演的彩排,把这个经验汇报给国务院文化领导小组。

 

 “张政委,你上次的讲话讲的太好了。” 王曼恬像是回忆起那件事。张彪马上打断她的话:“王主任,您就叫我老张好了。立果同志、叶群同志都这么叫的。”张彪故意把这两人的名字声调抬高了一些。在为人处事上,他深谙拉大旗作虎皮的效果。他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什么人都吃一套。果然,他这么一说,在场的那些革委会的常委们和军界要员都恭敬地、聚精会神地注意着他。王曼恬笑笑说:“上次你说的那个军民共演我一直想看一次,但就是抽不出时间。”张彪晃了晃手里的节目单说:“唉,今天晚上的这台晚会呵,就有我们军民共演的《红灯记》,里面的李玉和是我们师的一个干部,小铁梅是河西区宣传队的演员。这台节目在部队和地方演了25场呢。”解学恭一听,说:“不错,确实是军民鱼水情哪。”王曼恬点头道:“是呵。我就说了,让老张搞一个经验汇报,我推荐到国务院文化领导小组去,看看能不能在全国推广一下。”张彪连忙摆手,作出一副谦和的表情。“不行不行,要作为经验还差的远。”他连忙转向解学恭:“实际上,我们这都是受王主任在文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启发才这么做的。”他的这番话,说得王曼恬心花怒放。

 

说着,开场的铃声响起。大家站了起来向主席台走去。

 

在主席台,张彪成了天津市一二把手尊贵的客人,结结实实地坐在了他俩中间。演出中,张彪一会儿朝向右边的解学恭,一会儿面向左的王曼恬,一刻不闲地和他俩交头接耳。

 

这是一台综合性文艺晚会,有京剧革命样板戏、河北梆子、山西梆子、评戏、天津时调、京韵大鼓、独唱、歌舞,带有强烈的“三北”地方特色。节目进行到第四个,报幕员走上来:“下一个节目,女声独唱《假如你要认识我 》,演唱者,河西区文艺宣传队关牧村。只听得浑厚而欢快的歌声传了出来——

 

珍贵的灵芝森林里栽 森林里栽

美丽的翡翠深山里埋深山里埋

假如你要认识我

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

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

啊唻唻唻唻

啊唻唻唻唻……

 

粗犷、欢快、抒情,激荡着场下数万名观众的心,引起又从长时间的掌声。

 

可是,这种声音却使王曼恬眉头一皱。她对张彪说:“关牧村粗粗的嗓子不好听,我和文化局的王莘说了,怎么这种‘酒吧嗓’还在演?”

 

张彪笑道:“王主任,你还别说,女的有‘酒吧嗓’还是一绝。不少人喜欢呢。学恭同志,您说呢?”

 

解学恭笑笑:“这个我是外行,曼恬同志是内行,得听她的。”

 

听一把手这么说,王曼恬又有几分得意。

 

“那是那是。”张彪一叠连声。根据他多年的政治经验和人情世故,逢人说好,只栽花不栽刺是一个成功人士的操守。现在,终于近距离地和天津市第一把手解学恭坐在一起,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定要投其所好。他已经研究过解学恭。他是山西隰县人,喜欢听戏,尤其爱好山西梆子。

 

一曲唱罢,山西梆子《沙家浜》出场。

 

他把脑袋向解学恭倾了过去,故意问解主任喜欢不喜欢山西梆子。解主任一听,来了情趣,连说喜欢喜欢: “老张,你也知道山西梆子?你是山西人吗?”张彪一见解学恭认真起来,觉得已经奏效,说:“学恭同志,我是河北武清县人,但我们家乡也常常有山西来的戏班子唱梆子,河北梆子的发源地是山西梆子。所以我也就非常喜欢山西梆子。”

 

解学恭说:“那时我家里穷,根本没条件看堂会,也去不了戏院,但每到晚上的村社戏,我都想法看山西梆子的。老张,你知道山西梆子有几种?”解学恭像是在考他。

 

张彪伸出四指张开,拉长音调,作了夸张动作:“四——大——梆——子”。

 

其实,对于喜好山西梆子的解学恭来说,山西四大梆子他再熟悉不过,可还是故意问:“哪四大?你说说看。”

 

张彪接口道:“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再加上党梆子。”

 

解学恭双手一拍,像是找到知音一般:“老张,你的学识不浅哪。看来,我还真是找到知音了。”

 

经解主任一夸,张彪更来劲。接着就摆划起来:晋剧也叫中路梆子,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既激越粗犷,又圆润工细。功夫也不错,有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说到梢子功,还特地做了个甩头发的动作。

 

张彪趁热打铁,继续下去:“学恭同志,蒲剧也叫乱弹,特点是大弯大调,不用假嗓,也是粗粗的。要说蒲剧还有个故事,咸丰年间,祁县太谷票号用一千两白银买了蒲州的一个戏班,到全国演出,带出一大批名伶,有七百生、老蒲州。”

 

解主任一听他连七百生、老蒲州都知道,更是称赞有加。

 

解学恭也被张彪的兴致挑起,说:“北路梆子的声音高呵,有点塞外的野味。”

 

张彪一击掌,说:“太对了,学恭同志,它那个花腔唱好听极了。有慢板、夹板、垛板,箭板、流水,大段的唱腔是弱起强落,丰富的很哪。”

 

解学恭说:“你怎么懂得那么多,真是专家。”

 

“哪里哪里。我也只是皮毛,以前我在上海空四军当文化处长,部队五湖四海的,也就留意一些,加上我特别喜欢山西梆子。学恭同志,我注意到,上党梆子与这些不太一样,是因为它是和昆曲、梆子、罗罗腔、卷戏、簧皮五大声腔一起演出的剧种,经过历代艺人创造,形成了独有的程式和风格。有一出《杀妻》很是抒情。”

 

说了那么多四大梆子的特点后,像抖包袱一样,张彪又说:“我这里有个对子,是对山西梆子的最好概括。”

 

解学恭一听,马上来了情绪:“哦,说说看,哪幅对子?”

 

张彪俏皮地说:——

 

山乡庙会流水板整日不息

村镇戏场梆子腔至晚犹敲

 

解学恭笑了:“老张,真有你的,你真是全才哪。”

 

张彪也玩笑一二,幽黙地说:“我身高不过五尺,体重不过百斤。虽然那不是我的对子。但我也有个对子作结——

 

晋西戏 戏戏谱写楹联

山西人 人人爱好戏曲

 

一番话,不仅说得解学恭心服口服。而且,还加深了这个天津市一把手对他的钦佩和好感。

 

 

.

 

  

评论(共 2 篇):

  评论者: 付根利

发表时间:2016-6-21 2:35:23

范建,你好。这么长的文章发到军网,非常感谢你对网站的支持。

我仔细看了全文,想了解一下,你写的这些是属于历史纪实还是属于文学戏说?
就我的感觉,这种真名真姓,真时真地的应该属于纪实,但是张彪当时就一个人在台上,没带随从,他们的那些对话是怎么采集到哪?是通过地方人员采集的?难道是又不是纪实?是戏说?对此我就看不清啦。
我想了解一下。

我对文学创作是门外汉,问的问题可能是外行的,别笑话我。

我在伦敦女儿这,电话联系不方便,用你的手机号加微信也查不到,只好在此请教。

方便可以加我微信:fugenli。   

 

  评论者: 范建

发表时间:2016-6-20 23:25:07

付站长,好久没有上空六网了,现发一篇,请审正。   

 
   

共 2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4-18 11:25:20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