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老吴
吴清汀是九江作协的老主席,1980开始从事文学专业写作,迄今创作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600余万字,数部作品曾获江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奖项,其中因创作长篇报告文学《长河丰碑》﹙合著﹚受到万里委员长接见。走向古稀之年,他笔耕不息,仍在创作巨幅小说《春之梦》,再度受到广泛关注。
他是位国家一级且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作家,在九江文艺界德高望重,大家一般尊称他吴主席或吴老师,而我则习惯直呼其老吴。因为,他老伴是我老伴的初中同学,儿子与我儿子同为中央警卫团战友,我俩的交情是早年从彼此家庭间的交往开始的。
老吴遐尔闻名,让一些尚未与之接触的人觉得有点高不可攀,实际上他很平易近人,来往的朋友大多有从事文学的背景,完全可以说,他扶持过的作者花开遍地。我拜读过他不少作品,直觉语言炉火纯青,内函丰富深遂,华美文章并无雕章琢句,平实叙事亦不矫揉造作,可谓文如其人。我虽然与文字打交道几十年,笔下却是一大堆官样文章,一直徘徊在文学门外。由于职业差异、专注有别,在文学方面起初我与他并搭不上多少话,碰在一起只能东拉西扯泛泛而谈,倒是休闲时经常互相凑兴,成了麻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自己曾经服役的空六军有个战友网。登录这个注册者数以万计的网站,被里面以图文互动的浓烈战友氛围深深感染,于是也撰写发表博客积极参与其中,尽情享受归队的感觉。随着网中互动,浏览我博客并加以评论的人数渐渐增多,我由此与军网结下不解之缘。老吴看过我的博客,鼓励我坚持写下去,在他的撮合下,我的文字开始同时见诸报端。
从第一篇文字见报起,我每完成一篇文字都先请老吴过目。他一般只谈总体看法,融入了自己的许多创作体会,让我时有所悟,受益良多。电脑传信,一语中矢。当面交谈,启示更深。他针对我的文稿曾指出,一篇短文“内容不能太杂”;“写得是这么回事,但缺少自己的思想”;叙说夫妻感情“要尽量避免相濡以沫之类的用词”(此话应从读者嘴里说出);“文中应增加苦中有乐的内容,不然显得有点干巴”;“此文再充实一个感人的细节更好“;“这种开头已经过时,不如去掉”等等,使我有了不限于文章本身的收获。他回复更多的是肯定之言,如:“此类东西很好”;“行,说清楚了,比较精炼”;“不错,有生活味”;“有血有肉有情,今后可多写身边这些熟悉的人和事”;“此文已读,很高兴,无论从文字还是思想内函都有一个明显飞跃,继续努力”……这类一句话的表态,正是我的等待,给我带来前行的动力。
在老吴的引领下,我跨进文学的门槛,朦朦胧胧地领略到其间的景致,尽管一路步履蹒跚,心中仍不时涌起写作的冲动。对于我来说,读书写作,既是修身养性,也是一种精神渴求,一段时间没有折腾出一篇文字,就会觉得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最近,浔阳区成立文联,赶鸭子上架,把我拉出来牵头文学协会的工作。我才疏学浅,退休之后担当此任,自知力不从心。既然组织信任,此事又与自己的爱好有关,也就不好执意推托。幸好老吴放下身段,答应兼任协会顾问,有他这根定海神针,我便有了不妨一试的底气。
老吴,吾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