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中国人民解放军飞行荣誉证章  

 
作者:  
部队:    
部门:  
职别: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致辞:  
所有篇目(共10篇)

标题:

老兵故事26 当兵的日子26 士兵随想曲  

发表时间:

2015-5-6 22:17:26

更新时间: 

2015-12-21 10:01:50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老兵 回忆 传记 文学  

  [这是对本篇第 1591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老兵故事26 当兵的日子26 《士兵随想曲》

    八年前我由于爱好葡萄酒,进而转为将葡萄酒作为了自己的职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甭管挣钱多少,有一个让其他职业羡慕的好处,那就是经常有机会参加一些高档的品酒会,美酒佳肴自得其乐。工作之余,我偶尔也会想起在灵丘场站当兵时每天喝小米粥吃酸豆角的苦日子,想到了复员回地方后自己一幕一幕的经历和发展历程,但无论如何放空自己的想象力,也想不到居然在离开部队多少年后自己会干上葡萄酒这一行,而且还俨然成了给几十到上百人的大型活动讲解葡萄酒文化的红酒讲师。

    在学习葡萄酒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决定葡萄酒品质好坏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葡萄酒的产地,酿酒葡萄的品种,以及收获葡萄的年份。

为了便于记忆,我曾经将葡萄酒产地、品种、年份这三个要素比喻成部队战士的组成。当然,这么比喻也可能有些牵强,也可能并不十分贴切,但这种比喻的确在给别人讲解红酒文化的时候,起到了事倍功半画龙点睛之妙用。

    我理解红酒的产地有点像当兵的“兵源”地。来自不同地区的战士自身都带着那个地区的民俗和文化特征,上海人的算计,江浙人的精明,北京人的孤傲,东北人的豪爽,山东人的朴实,等等。无一不在兵员的“产地特征”上体现出来。红酒的品种呢,则有点像战士的性格和个性特征,活跃的,缄默的,兴奋的,开朗的,沉稳的,实干的,挑头的,跟风的等等。说到红酒的年份时,我感觉有点像当兵的“兵龄”。也就是战士们聚在一起相互认识的时候,常问的那句话:“你是哪年兵?”。同年入伍的战士年龄相仿,年轻的血气方刚,兵龄长了就有了沧桑和沉淀,同年代入伍的战士都经历了共同的时代洗礼,有近乎相近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共同分享的东西积累多了,自然彼此的距离就拉近了许多。也因为时代和共同的经历,让同一年入伍的战士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提到新兵其实多少有新酒的特征,新酒是不好喝的,口感生涩,入口粗糙,单宁的那种强烈的涩感,几乎像把钢锉折磨着你的舌头和味蕾。新兵好像也是这个味道,刚刚入伍,涉世不深,简单直白,毛手毛脚。慢慢地,随着时光的沉淀,葡萄酒在漫长的“历练”中开始了丑小鸭变天鹅的神奇之旅。单宁开始呈现丝一般的圆润,怡人的香气开始呈现,黑红色的酒体放出晶莹的宝石光泽。新兵入伍的成长似乎也经历了这么一个历练修行和自我成长的蜕变过程,战友的鼓励,老兵的传帮,首长的调教,自身的修炼,一切都在兵龄的延伸中慢慢呈现出真正士兵的风采。

    当然,葡萄酒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它会在慢慢逝去的年轮中,走过它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直至衰亡。葡萄酒绝对不是越老越好。红酒上了年纪,不仅颜色会从宝石色退化为砖红或锗红色,香气也会荡然无存,圆润的单宁不见了,多了的是那种过分氧化的惰气。其实当兵又何尝不是如此?兵当久了,人渐渐增加了几份油滑。有的老兵修炼成了“泥鳅”,知道如何规避风险,知道如何运筹帷幄,知道如何独善其身,更知道如何偷懒耍滑 – 直到打起背包回家的日子。

    当然,这么说绝对没有贬低老战士的意思,只是自己在学习从葡萄酒知识的时候随便产生的片刻联想。事实上有的老兵非常像那些非常具备陈年潜质的优秀法国红酒,绝对在关键时刻可以带给你无限的惊喜并大放异彩。不少老兵属于那种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人。记得有一年全军报务比赛,我们连队要选拔优秀的报务员参赛。有的新兵感觉自己磨练的差不多了,纷纷摩拳擦掌想着好好露上一手。新兵在比赛发报的时候好像还马马虎虎,但到了抄报,特别是抗干扰抄报的较量中,则大多都败给了老兵。

    抄快报和抄抗干扰抄报比赛,有点像田径比赛的二个极端,百米短跑和马拉松长跑!一个是比速度和勇气,另一个则是比经验和耐力。记得当时在连里抄报选拔的时候,当电码滴答的声音狂风暴雨般地一股脑倾泻下来的时候,我们这些新兵仿佛像田里遭了冰雹的瓜秧,很快脑子就不分流儿了,手忙脚乱中,抄收的报文也七扭八歪的天书一般,甚至连自己都不能辨认。

    其实,专业培训过报务的人员都知道,当抄报的速度达到每分钟120个电码的时候,单靠听到滴答的声音直接反应抄收就跟不上趟了,此时必须用到一个“压码”的技巧!所谓“压码”就是当发报方发出第一个字母的无线电信号时,抄报者并不急于书写,而是把已经听到的电码记在心中,当对方发第二个字母时,才开始在纸上书写刚才听到并记忆下来的第一个字母。码压在脑海中位数的多少体现出来的是报务员的真功夫!

    当时连里抄报选拔赛的时候,一位平时吊儿郎当,极端抗上的江苏的林姓老兵,在我们陆续败下阵来之后,仍然气定神闲地迎接着冰雹般一股脑砸下来的高速电文,直到最后无线电信号发出“滴滴 滴滴”的发报终结信号,他手中的铅笔还在纸上不慌不忙地书写着电文,我在惊异中心里暗暗数着那些在信号终止后写上去的数字。天哪!他居然气定神闲地写了7个数码!那天,他用自己的实力,用自己军事技术的绝对优势当之无愧获得了北空参赛的名额,实战的关键时刻,这位老兵再一次让我们肃然起敬,从那以后,他那些平时牢骚满腹,吊儿郎当的负面形象被他练兵中的壮举一扫而光! 

 

  

评论(共 1 篇):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5-5-7 19:12:08

赞。   

 
   

共 1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4-19 8:26:49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