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马建平 
部队: 军直   
部门: 灵丘场站通信营 
职别: 报务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致辞: 战友聚会可以畅饮,但绝非酒肉朋友;战友彼此可以帮衬,但绝非利益交换。战友相互可以调侃,但绝非恶意攻击;战友网上可以闲聊,但绝非无病呻吟。战友情,永远的正能量! 
所有篇目(共329篇)

标题:

老兵故事9 当兵的日子9 鱼水情  

发表时间:

2015-3-24 6:33:44

更新时间: 

2015-12-21 9:19:02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老兵 回忆 传记 文学  

  [这是对本篇第 1828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老兵故事9 当兵的日子9 鱼水情

1977年初,我在受到师政治部整风督办人员的鼓励和怂恿后,冒着被秋后算账的风险,认真地将战士们在‘背对背’中对连首长提出的五花八门的意见作了汇总,并大着胆子将这些意见归纳成了规范的整风材料。整风后风平浪静的时间仅仅延续了二个月,我就接受了光荣而又艰巨的“组织考验”。只身赴大同,参加了北空和总参联合铺设的一条战备电缆的临时任务。主要是在崇山峻岭里,开挖一条数百公里的战备电缆沟。      

    接受动员的时候,我们了解到这是一次既非常紧急有十分重要的任务,绵延数百公里的战备电缆是个硬任务,而我们这个临时单位承担的这一段电缆沟,正是这个硬任务里最难啃的骨头。时间紧,任务重。领导决定采取分工包干的办法。每个临时单位,按人头每天分配一定长度的电缆沟的指标,然后再层层分解到班,再到人。好像每天每人的任务是10米,务必在每天晚饭收工前完成。

    军令如山,这种工程进度容不得半点讨价还价。各级指挥员都身先士卒,冲在前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战士们没二话,步步紧跟。我在当时那个临时单位,居然被任命为副班长(这是我在部队里担任过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实,我知道当时领导让我当头儿的真正动机,全班人员,就我一个城市兵,干力气活儿,估计就我一个最怂了。让我当了副班长,也就等于给我上了一个自我约束的紧箍咒。

    每天早上顶着星空步行去工地的时候,大家心里琢磨的小九九只有两件事,第一,盼着中午的伙食好点,最好有点荤腥,这样可以增加热量,维持体力;第二,分配的地段最好别有太多的石头。因为石块一多,工程进度就慢了下来,收工的时间就只能往后拖。越往后拖,战士们休息就越少,体力恢复就越慢,转天干活就更慢,如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那个地方离军部所在地大同市区的绝对距离并不算太远,但我不知道为什么那的老乡家里那么穷。孩子们基本都是光着屁股,女孩子戴个小兜肚,女人们为了省衣服,上身也只有一个勉强包住关键部位的小袄。大多成年男子都是赤背。炙热的阳光几乎把他们晒成了非洲人。据说,那里的老乡特别穷,农田里基本是半野生状态,只种少量的玉米和黍子。冬天里,全家就在炕上窝着,土炕最热的地方放着几个烤土豆。谁饿的心慌难忍的时候,就吃一个缓解一下。(上)

    由于是临时任务,所以当时部队都住在老乡家里,像战争年代一样,乡亲们见到可爱的解放军,纷纷给我们腾出了最好的房间。每天收工后都有点时间,还可以跟同院的村民和房东聊上一会儿。我的房东姓柳,是村里的电工。当时农村的电工,基本和城里的电老虎差不多,据说这是一个地位基本和生产队副队长平起平坐的职位。房东太太和我同岁,是全村上下闻名的村花,她比电工丈夫小将近20岁。其实,不仅是房东太太比她老公年纪小很多,那个村子有个民俗,一般的家庭,男人都比婆娘的年龄要大15-25岁左右。看得出来,房东的家境比院里其他家要好些,判断的指标很简单,因为她家的三个孩子都穿着囫囵个的衣服,而且浑身上下没有一块明显的补丁。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那个落后的村落,看着院子里那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那些孩子们,看着他们吃的那些毫无营养,难以下咽的饭食,我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某日我行使了副班长的权利,召开了一个由半个班战士参加的班务会。没有经过民主,没有经过商量,我直接下达命令给大家:“如果哪天伙房吃馒头包子什么的,每个人必须悄悄地带回至少一个,送给院子里的孩子们吃。”“这样要挨批评的”!一个战士小声嘟囔了一句。“就这样定了!”为了不让班里的战士们有顾虑,我把可能的责任揽了过来。“万一连里查出来,就往我身上推吧。”

    自大那天我下达命令以后,除了吃大米饭确实没法往回捎以外,只要吃饭有能带的面食,大家一定“贼不走空”。渐渐地,孩子们知道了这个规律后,每天派一个小机灵鬼偷偷溜到伙房,查探军情。看看是否有馒头吃,探查属实后,就静静地守候在院门口,等着吃我们带回的馒头,若是没有,他们就提前作鸟兽散,四处疯玩去了。

    记得有一次部队吃猪肉饺子。孩子们可高兴坏了。因为吃饺子的时候,不是战士们到伙房去吃,而是把包饺子用的面和馅领回来,由战士们自己动手在宿舍里包饺子。

    那时候,领面馅的盆就是平日里我们洗脸洗脚洗衣服的盆。孩子们在一旁,不错眼珠地看着我们包饺子,口水几乎流到了盆里。那天第一锅饺子煮熟以后,战士们自己都没马上吃,而是按我的指令,给院子里的每个门口,都送去了一碗热腾腾的猪肉白菜饺子。虽然我们当时没看见孩子们的吃相,但我们不难想象出他们吃猪肉饺子脸上那幸福和开心的笑容。

    在我离开电缆施工队,最后返回灵丘的时候,房东和他太太一定坚持要给我饯行,我百般推辞,他为了不让我违反纪律,特意找了临时单位的领导,最后,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我才去房东家“赴宴”。那顿饭我至今记忆犹新。炕上的桌子中央有一个铁锅,铁锅里是他自家腌制的酸菜和几片肉。里面还有自己做的那种特别粗的山芋粉条。盛酸菜肉片的铁锅旁边有一个打开的笼屉,里面是10多个用黍子米做的黄米蒸糕。看到这些确实让我特别感动,因为我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已经是他们家里弄够拿出来招待客人的最好的食物了。热腾腾的黄米糕弥漫着扑鼻香气,那香气一直浸润到我的心田,香喷喷的黄米糕就是当时那军民鱼水情的最淳朴最真实的写照。

  

评论(共 2 篇):

  评论者: 马建平

发表时间:2015-3-24 10:36:26

那时无论是军人还是百姓都还比较质朴,久违了淳朴的民风!   

 

  评论者: 吴长海

发表时间:2015-3-24 7:54:27

很感动,中国的农民太伟大了,人民解放军太伟大了,希望今天的军民关系还是那么好。   

 
   

共 2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3-29 13:24:52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