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电视机品种繁多,机型复杂,可谓五花八门。而我对电视机的情结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家的电视机至今也几经更换。见证了中国电视机的发展。
我是一九八三年结的婚,当时条件好一点的人家结婚时可能有“三转一响”,这一“响”也不一样,一般是收音机的“响”,好的是录音机的“响”,但有电视机的更不多。当时我在部队服役,家又在农村,条件差,结婚时仅有手表和缝纫机,对电视简直是一种奢望。记得有一年家属到部队探亲时,所住的家属院有一家买了录音机,还是“砖头”的,但大家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忽有一天,一个军需助理从北京购回了一台二手的“9”英寸黑白电视机,尽管当时内蒙边陲地区广播电视转播发展较慢信号不好,收视图像不清,但一到晚上家属院的孩子们都聚集到他家去看,直到转播结束。
当时电视机少,除了经济原因外,国内生产少,商品紧缺是一个重要原因。直到一九八四年,我团到南京接兵,通过熟人购买了一台南京产的“鸽”牌十二寸电视机,也是黑白的。我想法托运到老家,家属孩子视为珍宝。随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家于一九八七年更换了黄河牌牌十四寸彩色电视机。一九九0年为观看亚运会又更换了二十寸牡丹牌彩色电视机,一九九四年转业到运城后,先后购买了二十一寸福日牌、二十五寸王牌、二十九寸海信牌、三十四寸康佳牌彩色电视机,一个比一个功能多,一个比一个图像好,尽管这样还是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家电市场,背投电视机已接近退市,多种品牌的液晶、等离子电视产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我家电视机的变化,从一个方面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