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网上书城:http://www.99read.com/Product/Postscript/169111.aspx
后记:
这本书终于被赶出来了。 说“赶”,有两层意思,一是朋友们赶着我,不让停下;二是没办法,只有赶工。 那是一年多以前,朋友刘仰东出版了他的《红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影响之大始料未及。经他介绍,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林栋,也成了朋友。闲谈之下,他们两个说到还可以再写八九十年代、二三十年代,当然还有五十年代。他们想把上个世纪都“包”了。 因为我生于五十年代,所以就想把五十年代“交”给我。我当时犹豫:我能行吗?人常说“懒驴上磨”,我却是“病驴上磨”,心脏病严重,能顶得住吗?仰东来“鲁”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于是我接下了任务。一年多来,他的“鞭子”常举着,时不时吆喝两声,我常觉力不从心,便消极怠工。眼看交稿日期迫近,他真急了,情辞切峻,那高悬的“鞭子 ”堪堪就要落下。朋友的古道热肠堵死了后路,没办法,我只有勉力“拉磨”,昼夜兼程。
为写这本书,一年多的时间,我先后访问了不下几十人,并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帮助。这其中有张国均、钟秋元、张鹤驭、蔡欲岩、李桐树、汪呈发、王涌、韩汝玢、牟宏元、王育贤、杉野元子、俞克纯、周曾雄、李慧英、屈革、李文燕、王学良、徐鹿学、张学儒、刘述耀、张昶栋、赵季明、李炜、臧灵芝、刘仰东、李高韵、李欣欣、舒振明、邢东田、李晓东、王庆、任导达、田实、刘军、栾晓明、万志健、林晓察、钟志超、吴凤鸣、姚永生、王姬民、路兹基、曹保森、平山、林四年、董小光、马益群、巫慧等等。这中间有父辈、老师和朋友,还有他们的朋友。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的名字没有提到,这多半是些老同志,那个时代的人有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在访问之初和写这篇后记要订正人名时,我被告知,在文字中最好不要出现他们的名字。李文燕老师就是其中一位,按说搞体育的人应该充满“张力”,但在这个问题上,她却格外“内敛”,在电话中的语气,是我多年没有听到过的严厉,可我实在不甘心只提“一位李老师”,被我死说活说,最后才“发放”了“许可证”。我在这里向这些“无名”的前辈和朋友们表示歉意和敬意。当然还有些属于我的“一字之师”,在报国寺之类的地方,习惯于一些“半熟脸儿”扎堆闲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再追问几句,往往就是很好的素材,这些“师傅”究竟姓甚名谁,我当然也无从问起。
我要感谢林栋,他是位优秀的编辑。这绝非泛泛之语。一年中,稿子经过几次“折腾”,写好的东西传给他,他总是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和建议,每次按他的思路一想,确实大有道理,这些关键思想,使我得以一次次纠偏扶正。有好大夫把脉,我才好换方抓药,“辨症施治”,稿子写到今天这样,如果算得上差强人意,功劳当在此君。所以一次我发短信给他:“有你这样的编辑,我乐于拼命。”
王涌和韩汝玢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但在这里还想说几句。两位老师的善良和奖掖帮助后人的胸怀,每每想到都让我感动。每次访问,他们都尽其所能,给我提供最原始、最直接的素材,其中大多是他们亲身的经历和当年身边发生的典型事例,让我用在需要的章节中是那么合适和“舒服 ”。在最后阶段到他们家去挑选照片,他们尽其所有,毫无保留,‘甚至最终都不问我写的是什么,照片用在哪儿。这种信任是那么难得和珍贵。
牟宏元老师我要格外表示敬意。他已是70多岁的年纪,俯尊就我,为我写那罕有人知的故事,还专门为此采访一些同龄或更高龄的领导、战友,做事遵时重诺,说几号交稿,只会提前。文字细腻生动,我原样搬用,平添声色。访问中他把当年珍贵的照片一本本让我带回家来选用,这等恩义,难以言谢。牟老师的夫人王育贤老师是我们夫妇多年的朋友,始终关注我们的生活和成长。这次写作过程中,她无时不在关心我的身体,时时嘱咐不可过劳,不可太“赶”,仁善之心,溢于言表。
姚永生是我多年的朋友,人聪明、记性好,自小生活在城里胡同杂院之中,脑子里的陈年往事,“针头线脑”极为丰富,是我写此书的思想和线索宝库,经常被我抓住不放,刨根问底,弄得他不胜其烦。最后恼到一见我就说:“你离我远点,我没那么多功夫陪你扯闲盘儿。要不你书里把我名署上,要不咱俩订个合同,你把稿费匀我一半,我就天天陪你聊。” 说是说,逗是逗,有什么问题他还是尽心解答。一次午夜,我写到“香烟 ”,忽然忘了他曾告诉过我的群英烟多少钱一盒,于是打电话问询,电话那头被吵醒的惺忪和恼怒,我听了都过意不去,只听大叫:“你疯啦,都几点啦!一盒4毛7!”叭,电话挂断了。
杉野元子女士,我的朋友,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教授,专攻中国现、当代文学。所藏图书、资料甚丰。在她那里竟收有中国50年代初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相关史料,这在当今国内都极为罕见。应我所求,她慷慨奉献,供我参考,使有些章节增色不少。国际友谊也为本书摄入了“ 营养”。
还要说几句“老妻”的好话。自接了这本书她就替我担心,关照呵护有加。单说到了最后阶段,为了“整理拼装”,我整日埋头计算机上,竟至月余不出家门。她眼露担忧,嘴含笑意,轧杯橙汁,炖个鱼头,递几片 “牛初乳”,润物无声;把床头枕下、计算机旁、书桌上、厕所里都摆上 “速效救心丸”,生怕我一口气上不来,牺牲在“磨道”上。
最后再说一句女儿,刚出国留学,正面临一场重要考试,电话中她说:“爸爸,咱俩比赛,看谁考得好。”二十多岁的人了,也不知道是她拿我当孩子,还是她自己没长大。
是友情、亲情、过来人的怀旧之情成全了这本书。 要强调的是,这本书,是人物采访加“道听途说”,再佐以相关史料,“乱炖”而成。但凡沾一个“乱”字,东西就不一定可靠,错舛讹误就 “保不齐”,愿读者见谅,愿“方家”指教。 书中所用插图,大多为自己所藏或朋友所赐。但有个别图片,由于时间仓促,一时无法找到作者,在这里谨向提供者深深一揖,遥致谢忱,希望本书出版后该图片所有者及时与本人联系,以便当面表示谢意。
2006年12月30日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7203800.htm
目录:
八大胡同,一夜之间没了 “嫖客查讫” “可怜之人”的改造 《千年冰河开了冻》 一支折断烟枪 卖了4个孩子 标志性任务 老“公安”的回忆 “夫妻识字” “婆媳上冬学” “买麻花”的笑话 “有祁建华学问大吗?” “那年代,干净啊!” 归功于“美国鬼子” 女社员进澡堂 “除四害”佚事 麻雀冤狱 不止常香玉捐了飞机 半年,捐了多少飞机? 飞机的命名 有什么捐什么 “看见你们格外亲” 医院的故事 警察的故事 “石光荣”们的家 “刚进城那阵子,吃喜糖多,吃红鸡蛋多” 这悲剧谁也不赖 重婚的无奈 厨房里分出的官阶 三块五能买什么? 食堂,等级从这里分开 人们被“明码标价” “上级给多少是多少” 什么人可以不交房租? 行政13级:高干 发烧的收获 他啃妈妈的肩章 老百姓的事儿(一) 老百姓的事儿(二) “老大哥”情结 “小豆包”们 混沌已初开 在塔尖上 “高楼万丈平地起” 霓羽彩练踏歌声 飞午射网斩清波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