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常熟军用电键
宝贝详情
本批次大概有4种不同牌子的手键,插头分为两大类:一类市场上少见的军机插头(比小头大,比大头的小的那种,主要用于小八一电台等军机上),另一类就是常见的大头插头。
成色上有所区别
全新的:166元(未开封)
二手的:120元(有使用痕迹,有部分浅表划痕,功能正常使用外观较好,可正常使用)
请见下图三支都为军机插头(小八一电台插头)
军用常熟电键
最后一批盒装全新电键!
当年著名的电键厂商,没有开封。如今还能找到保存的如此完好成色的电键实属不易了!
毕竟这样的一个要陪伴你几十年的物件,就像老婆一样,选原配的吧!~
初学者建议选用更重的天津电建
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虽然摩尔斯发明了电报,但他缺乏相关的专门技术。他与艾尔菲德·维尔签定了一个协议,让他帮自己制 摩尔斯电码 造更加实用的设备。艾尔菲德·维尔构思了一个方案,通过点、划和中间的停顿,可以让每个字元和标点符号彼此独立地发送出去。他们达成一致,同意把这种标识不同符号的方案放到摩尔斯的专利中。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美式摩尔斯电码,它被用来传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 这种代码可以用一种音调平稳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来传送,通常被称做连续波(Continuous Wave),缩写为CW。它可以是电报电线里的电子脉冲,也可以是一种机械的或视觉的信号(比如闪光)。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能把书面字元用可变长度的信号表示的编码方式都可以称为摩尔斯电码。但现在这一术语只用来特指两种表示英语字母和符号的摩尔斯电码:美式摩尔斯电码被使用了在有线电报通信系统;今天还在使用的国际摩尔斯电码则只使用点和划(去掉了停顿)。 电报公司根据要发的信的长度收费。商业代码精心设计了五个字元组成一组的代码,做为一个单词发送。比如:BYOXO (“Are you trying to crawl out of it?”);LIOUY (“Why do not you answer my question?”);AYYLU (“Not clearly coded, repeat more clearly.”)。这些五个字元的简语可以用摩尔斯电码单独发送。在网络用词中,我们也会说一些最常用的摩尔斯商用代码。现在仍然在业余无线电中使用的有Q简语和Z简语:他们最初是为报务员之间交流通信质量、频率变更、电报编号等信息服务的。 1838年1月8日,艾菲尔德·维尔展示了一种使用点和划的电报码,这是摩尔斯电码前身。 作为一种信息编码标准,摩尔斯电码拥有其他编码方案无法超越的长久的生命。摩尔斯电码在海事通讯中被作为国际标准一直使用到1999年。1997年,当法国海军停止使用摩尔斯电码时,发送的最后一条消息是:“所有人注意,这是我们在永远沉寂之前最后的一声呐喊!”
电报的历史已经长达150多年。在过去,电报是人们用来传递重要信息的手段———可谓又快又准。从宣布世界大战开战到重归和平的消息,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到一个普通人的生老病死,电报都在人们传递消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有媒体报道说,在过去,只要看到送电报的邮差,人们都会激动得心跳加速。
但是,随着高科技通讯手段的发展,长途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逐一出现,电报逐渐地被挤出人们的视线。由于使用电报的人越来越少,曾经被誉为“电报界的微软公司”的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西联汇款)日前宣布,停止电报业务。随着这个声明,美国电报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日前,美国西联汇款宣布,停止电报业务。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该公司是在互联网上公布这个消息的。而互联网这一高科技通信手段恰恰就是导致电报“退场”的重要原因之一。该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自2006年1月27日起,西联汇款将终止所有的电报和商业咨文服务。由此对您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遗憾,感谢那些忠诚客户。”由于越来越少的人使用电报,这个消息足足被人忽略了一个星期之久,才被媒体发现而公之于众。
据西联汇款透露,最后10份电报的内容包括生日祝福、对死者的哀悼和一次紧急事件通知。其中,不少发电报的人并非忠实的电报拥趸,反而是冲着“发出美国历史上最后一封电报”的头衔来的。
美国媒体评论称,电报退出历史舞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西联汇款创建于1855年———当时电报是先进、流行的通讯手段,该公司也是美国最后一个提供电报服务的公司。
虽然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电报仍然在“发挥余热”,但是西联汇款作为“电报界的微软公司”,宣布停止电报服务,意义巨大。
据悉,从此以后,西联汇款将致力于发展财经方面的服务,例如货币转账等等。
电报曾是第一种电信网络,是第一种消除古老的时空物理限制的技术。《经济学人》杂志的科技编辑汤姆·斯坦奇将电报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在当今,手机短信、照片、电影胶片都可以快速地在全世界传播,这些高科技手段最终把电报挤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在电报刚刚被发明出来时,它也被视为通讯界的一个重大改革。在电报流行以前,人们要从美国东部的纽约往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捎个信,最快也得等10天。但是,有了电报,这个过程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电报技术是在19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第一部商用电报机诞生于1837年。由英国退役军官威廉·福瑟吉尔·库克与伦敦高等学院的自然哲学教授惠斯登两人合作制成的5指针的电报机开始在伦敦的帕丁顿车站与韦斯特·德雷顿之间的铁路线上使用,距离达21公里。
1844年5月24日,在美国国会拨出3万美元的赞助金帮助下,萨缪尔·莫尔斯开发出了著名的摩尔斯电码。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汤姆·斯坦奇说,电话和电报与当时经济的发展分不开。在美国,西联汇款的发展壮大就是托了铁路发展的福。“在19世纪晚期,西联汇款的电报网络成为了美国经济的神经系统,就像当今的互联网一样。西联汇款像如今的微软公司一样垄断着电报业。”
从飞速发展到日渐没落
从它发明之日到推出第一个商用电报线路,只用了8年时间。到1850年时,美国拥有1.2万英里长的电报线路。第一条连通美国全国的电缆由西联汇款在1861年建成。1866年7月,第一条横越大西洋的电报海缆投入使用,西接美国特里尼蒂海湾,东连爱尔兰西海岸瓦伦西亚。
它与互联网的相似之处是,电报激发了人们不可抑制的狂热和对新媒介前景的大肆宣传,尤其在铺设跨大西洋电缆后。解释它原理的书籍急匆匆付印,而.com风格的大肆吹捧遍布报纸的字里行间。
与AOL(美国在线)的系统因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激增而不堪重负非常相像,电报也曾经饱受拥塞之苦。另外,正如网上少年在与朋友交流时使用简写一样,电报操作员也创造了自己的报文缩写词,例如:“GM”代表早上好,“SFD”表示停下来吃饭,英国农业部在印度使用“envelope”一词表示“大群蝗虫已经出现并毁坏庄稼”。
与互联网的另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是当时人们设想的电报将对报纸的影响。当时《纽约信使报》编辑詹姆斯·班尼特说:“电报可能不会影响杂志文学,但报纸必须向命运屈服,退出历史舞台。”结果相反,电报给报纸带来了意外的好运,使采集新闻更快、更容易。
而不同之处在于,与商业应用于互联网相比,电报的商业应用发生得更快。直到互联网诞生了25年多后,Amazon.com才在1995年卖出了第一本书。相比之下,美国的第一条商用电报线路在电报发明不到8年时间就启用了。
随着通讯手段的发展,西联汇款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逐步淘汰了电报邮差。最后,长途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的发展将电报挤出了历史舞台。1929年,仅是西联汇款一家公司就发出了2亿条电报,而去年一年发出的电报数量只有2万条,而价格也攀升到了10美元/一条。
人们曾用“stop”替代句号
150多年来,每次揭开美国西联汇款信差送来的浅黄色信封,都会给美国人带来不同的心情———喜悦、悲伤、兴奋或者成就感。
由于费用问题,人们不会因为一点点生活琐事就给亲朋好友发电报,使用电报多是为了传递重大消息,因此电报见证了不少历史时刻。例如,1903年,怀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北卡罗莱纳州海岸试飞成功后,人们通过电报分享了历史性的一刻:“周四晨四次飞行成功”。
1917年1月,德国外交部长亚瑟·齐默曼将一份电报传送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约翰·冯·贝伦朵尔夫,并将继续转发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亨尼希·冯·艾克哈尔特,最后交给墨西哥总统瓦律斯提阿诺·加汉扎,内容是希望联合墨西哥和日本对抗美国。这份电报被英国海军情报机构截获并且破译,时任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得知了电文内容。威尔逊对外公布了上述消息,美国人被激怒了。这份电报最后导致了1917年4月美国的参战和协约国的最后胜利。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也是由电报首先记录下来的。英国白星航运公司的布鲁斯·伊士曼是“泰坦尼克”号的设计者之一,他当时参与了最初的救援工作,并向该公司的纽约办事处发出了电报:“深感遗憾地告知您泰坦尼克号今晨撞冰山后遭严重损毁,有人丧生。布鲁斯·伊士曼”
电报的流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达巅峰。当时虽然已经有了电话,但是电报的费用比长途电话要低得多。人们为了省钱,都会使用英语单词“停止”(stop)代替句号来结束一句话,因为“停止”这个词是免费而一个句号却要收取额外的费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联汇款的邮差成了美国人最害怕见到的人。因为美国国防部都是通过该公司的电报通知战死士兵的家属。电文往往这样开头:“美国陆军部和总统深感遗憾地通知您……”
1974年11月16日,美国天文家首次向太空拍发电报,探求外太空生物的反应。电报发给了距地球2.4万光年的武仙座梅西尔13号星团。
1791年4月27日,萨缪尔·莫尔斯诞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查理镇,父亲是知名的地理学家。他毕业于耶鲁大学美术系时,只有19岁。
1832年的秋天,一艘从法国开往美国的客轮上,一个青年医生在讲解电磁铁的功能:“最近许多实验表明,缠绕在线圈上的电线越多,电流通过电线时,电磁的吸引力也就愈强。实验还同时证明了不论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能瞬息通过。不久科学将产生创造电的奇迹”。
已任美国国立图画院院长的莫尔斯正好在一旁,他联想起自己所看到的法国信号机体系,它每次只能凭视力所及传讯数英里而已;如果用电流传输电磁讯号,不是可以在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数千英里之遥吗?
从此,莫尔斯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白天坚持本职工作,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电学。他把自己的画室改造成电报实验室。为了缩短自学的时间,特地拜电学家亨利为师,定时去听课,学做实验。每逢假日和晚上,莫尔斯经常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集中精力边学习边设计边试验。
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友人的帮助,莫尔斯终于获得成功。他利用使电流交替通电和切断所产生的不同讯号,编制了代表字母和数字的电码,即著名的莫尔斯电码。1837年到1838年间他制成了能够在短距离往返传送讯号的电报机。1844年,莫尔斯终于发出了历史上第一份长途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