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黄新原 
部队: 炮2师   
部门: 4团高机连 
职别: 报话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回到娘家了,向战友们致敬! 
所有篇目(共109篇)

标题:

饥荒年代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12-11-22 12:38:21

更新时间: 

2012-12-4 10:32:31  更新者: 王本祥

关键词:

战友 北京  

  [这是对本篇第 4726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饥荒年代的故事

 

黄新原

 

年龄最大的“50后”,到10岁左右时,也就是到了1958年以后,便遭遇到“平生”第一次不幸,当然这不幸不仅是他们的,而且是整个中国的,整个民族的。不幸是什么?孩子们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挨饿。一连两三年挨饿。

关于“三年自然灾害”、“三年困难时期”及其成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还有外国的学者已经分析得很到位了:“左”的路线,粮食歉收,苏联逼债,诸多因素。当然最主要的是“左”的路线,这没有人有疑议;近年有文章甚至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当时决策者的“心理动因”,并坚决否认“自然灾害”是导致挨饿的主要原因。诸如此类,各有各的道理。

但孩子们当时记得的,只是挨饿的滋味。

50年代出生的人中,有不少人总抱怨:我们这一代人真倒霉,身体正处在发育期,赶上挨饿;正在学知识的年龄,赶上“文革”;改革开放正需要人才时,自己是文盲;等到市场经济来临了,却被迫下岗。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历史,后面是不是还要再加上一句套话:“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抱怨归抱怨,吃苦是不少,但生活也给了这代人不少的东西,最重要的赐予,就是——坚强。

我想起了那个年代,我把从“发小”和同龄朋友、战友中聊来的故事写下来,让人们再重温一遍那苦涩的滋味。原谅我在这繁荣的年代给战友们添堵。我们不是报怨历史,而是尊重历史,记住并汲取历史教训。从而更珍惜今天中国所走的这条虽不尽平坦却非常宽广的历史之路。

 —— 说来应该惭愧,我们记得的所谓挨饿,都是城市中的挨饿,和农村中的重灾区相比,比起那些身处最惨烈的、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同龄孩子,和让饥饿夺去了生命的同龄孩子,城市孩子的待遇真的是很优厚的,想想似乎都没资格谈那个饿字。

 

酱油稀饭

 

你记得那时候你最爱吃的是什么?我问朋友福建。酱油稀饭,他毫不犹豫地说。

福建感叹:简直再也没有比酱油稀饭更香的东西了。他说,直到现在,他还爱喝这种稀饭,尤其一到生病时,非喝不可。而且只要是头疼脑热,一喝准好。

那大概是最困难的时期了。大人们开始浮肿,学校已经没有体育课。他家所在的那个部队学校里,已经把大操场开荒种上了粮食和菜,只要有空地,就种上东西。那操场上种的东西,晚上有战士站岗。听说有位学员是个团长,可能是实在饿得不行了,晚上去摘了个茄子,站在那儿生啃。战士过来说:这菜不准随便摘。那学员当然知道不能随便摘,打哈哈说:小鬼,别嚷,我赔。战士说:那也不行,你得跟我去见我们排长。那时的团职干部至少都是老八路的资格,让这位不开眼的战士弄急了,他大声喊:吃一个茄子也要见你们排长,你们排长是不是要给我来个处分啊!结果,他还真的为一个茄子背了个处分。

所以父母们一再嘱咐孩子们,这是学校种的东西,是大家的,没事不准靠近。但饿的折磨,连大人都扛不住,更别说孩子了。那些茄子和玉米的诱惑,比前几年小学食堂里红烧丸子的诱惑强烈得多。于是就有了集体行动。以福建为首,几个孩子精心谋划,声东击西,半夜引开战士,几个孩子开始摘茄子、掰玉米。当他们把两口袋战利品扛着刚要撤退时,情况突变:一群战士呼喊着奔来,像逮兔子一样从不同方向围剿。这时如果他们放下战利品乖乖投降也不至于惹那么大的祸,但他们从小学英雄,岂能当俘虏,他们在这片不大的操场上拼命来回奔逃,结果当他们全部被俘时,回头一看,那块地,就像今天电视里播的野猪祸害庄稼一样,被踩压得一片狼藉。事情闹大了。

当第二天凌晨,这帮孩子的家长被这块地的所有者”——校务部分管伙食的副部长去认领孩子时,这位当年的老红军眼睛里直冒火,大声嚷:你们怎么管的孩子?食堂这点补贴都泡汤了,你们怎么负责?孩子当然不能像大人一样受处分,家长们还是把自己的孽障都领回了家。别人家是怎么处置的不清楚,福建被捆成一团,丢在床上,大人就去上班了,中午父亲没回家,扛着锄头和战士们一起在操场上扶秧培土,挽救损失。

被捆的福建,头天了半夜,又被在抓捕中一惊一吓,接着又饿了一整天,他回忆,已经近乎昏迷了。等他妈妈下班回来一看,孩子眼睛已经睁不开了。再一摸脑门,正发着高烧。不用说,和气昏了头的爸爸大吵一顿。说来可怜,家里竟没有什么吃的,好东西就只有不到二两大米,连一点儿菜都没有。正是这次,妈妈煮了点儿粥,粥里放了点儿酱油。这种如山珍海味般的食物,让福建记了几十年,再也忘不了。

 

  

评论(共 15 篇):

  评论者: 王本祥

发表时间:2012-12-4 10:32:31

  那时我家住在城乡结合部,6岁我已记事。常和母亲到郊外挖野菜,因此什么野菜都认的。那时野菜也不好挖,春天新鲜的柳树叶参合包米面的团子,就很好吃。 一天晚饭家里一粒米都没有,我和母亲花3.5元到商店买了一斤牛奶糖,做为全家的晚餐。 在乡下姥姥还给我烧过耗子吃。 邻居的一个小伙伴叫锁子,他常脱肛是因为吃了包米棒子磨成的面,每次脱肛他妈往回整他都嗷嗷叫,根杀猪是的。
  后来好了,但是直到当兵前我重没有吃过正规的午饭,中午放学回家就是凉饽饽。但那时的我们身体都很好,我一跑百米就是12秒,有时还破12秒。现在的孩子们学校把长跑还取消了,说是怕出人命。   

 

  评论者: 姚念龙

发表时间:2012-12-2 23:01:01

饿,我们这代人不能完全和我们的上辈比,但挨饿的滋味还是有体会的。母亲经常给我说,说我小时刚会说话,眼害的睁不开,饿的三根筋撑着个头,有气无力地对母亲说:娘来,你到坑里抓把苲草,给我做个糠窝窝吃吧。现在的孩子恐怕很少有这样的体会了。   

 

  评论者: 方华敏

发表时间:2012-11-25 9:39:05

难忘那个年代。
我从小与外公外婆生活,三年自然灾害他们把吃的省给我,是于我恩重如山的人。
对于“饥饿”,现在的孩子是不能体味的。
这篇文字应该给现在的孩子好好读读。   

 

  评论者: 张玉武

发表时间:2012-11-24 10:26:22

  痛苦的年代,终身记忆。谢谢新原战友的好文章,勾起我的联想。我的终身大病医生说与我先天不足有直接关系。我19岁为抢救乡友鲜血规定抽200CC可抽到80CC就抽不出来了,可知我贫血到什么程度。哎……一言难尽。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2-11-24 10:20:29

我那时最大的理想是:能一个人吃上二个富强粉面的馒头,这个愿望到了79年才真正实现了。现在据说富强粉还不好有添加剂。没有吃的时候,不管添加什么能吃到就是幸福了。想一想像在做梦。   

 

  评论者: 徐兴伟

发表时间:2012-11-23 21:55:51

    天灾人祸百姓遭殃。   

 

  评论者: 苗全芝

发表时间:2012-11-23 16:07:46

难以想象,不堪回首。在我记忆当中,家里由于人口多、劳力少。生产队所分粮食吃不够日子,常常是东借西挪,吃了上顿愁下顿。饿着肚子上学是常事。

   

 

  评论者: 吴长海

发表时间:2012-11-23 10:35:23

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原因,我看天灾、人祸、苏联逼债、西方封锁都有,所以老人们今天提起赫氏还牙根痛。记得那时每个星期日父亲都到郊外检拾农地中的菜叶、野菜、白菜根、榆树叶等母亲将其参在粮食中吃,······。好在当时党风正,民风纯朴,虽有“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的顺口溜,但全党全民一心,上下一致,同甘共苦,很快就度过了难关。如在今天遇到这样的事结果是不敢想象的。   

 

  评论者: 史黎晴

发表时间:2012-11-22 23:09:31

   好感动啊!新原的文章总是那么真实感人!那个年代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我庆幸自己当时在北京空军育翔小学上学,北空领导一直关心学校送粮送菜,我和同学们都没有挨过饿,只是那时副食差些,回家母亲又自己挨饿也不委屈孩子,所以我一直到当兵后才知道困难时期饿死了许多人。因我们通信二连的一个姓曹的战士不会写字,我帮他给家里写信,他写给表哥,我问为啥不写给父母,他说都死了。我惊奇,是出啥以外了?他说是困难时期饿死的,我的眼泪掉下来,真没想到新社会也有人会饿死啊!谢谢新原让我们回忆这段历史,从而更加知足和珍惜今天!   

 

  评论者: 曲先庆

发表时间:2012-11-22 20:47:43

我这个年龄的人出生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还好因为小不知道挨饿的滋味。可我记得在小时学还看到过邻居家的哥哥,用猪油和着酱油拌饭吃。那时供应每人每月三两豆油,有首长因此被“封”为“某三两”。到现在回头一看,感谢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一晃三十年,中国富强起来啦!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11-22 19:15:35

 新原哥哥的这段,在他的书里已经拜读了,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极左思潮的影响,我们都是亲历者,尽管那时我们还小,但从有记忆了开始就知道了我们国家的人民还有挨饿的历史,我小时候不知道挨饿是啥滋味,那段历史我们不忘就行了,有很多原因的,如有时间和罗警官当面探讨是最好的,不便于在网上过深的去讨论此事,毕竟此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事。总之,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吃得饱,穿得暖,有工资,有保险,再也不用酱油泡稀饭了,呵呵!   

 

  评论者: 梁世忠

发表时间:2012-11-22 17:03:41

     新兄的故事,是都市版的,还有米饭和酱油,如果换成落后地区农村版的,怕是别说米饭酱油了,有盐就不错了。我母亲就曾因为无粮,用灰菜当主食,吃多了中毒,脸肿了好些天,后来模样都变了。当时我小,不记事,听说给我吃喂马的豆饼,现在我都不能闻豆饼的味。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2-11-22 17:00:14

   新原啊我没见过面的好兄弟,你的文章总是能够把我们给捆绑在一起,“饥荒年代的故事”,我是深受其害记忆犹新啊,那时候我们监狱的子弟有十几个每天要步行4公路到县城去读书,每个人都得带点中午饭,就是两个一两的馒头,这两个馒头实际上也吃不饱,女同学和小一点同学的中午饭基本上是被农民的娃娃们抢了的,因为饿,我们不得不在垃圾堆里面去捡人家扔了的可以填肚子的东西,放学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个扔死人的地方,老远就能闻到臭,常常看到许多的飞禽在那里吃死人,肠子内脏被拉的到处都是,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一个个横七竖八地躺着路边上,等待赶骡马的犯人来把我们抱到鞍子上才能够回家,那时候,干部们都非常苦,犯人每天都是几十个几十个地死,我记得最清楚老父亲说过一句话“比坚持大别山还要困难得多”,一次,干部们押着几个到中队偷南瓜的老乡到场部,父亲碰见说算了,没看见老百姓都快饿死了,给他们两个南瓜让他们走吧,说真的,我们当时并不比他们好到那里去,挨饿的滋味我可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从伙房打回来的饭,哪怕是掉了一颗饭粒都会捡起来吃掉,每一顿都要把盘子用开水涮着喝了,吃饭时老母亲总是先把饭菜给我们分好,不然的话,哥几个肯定会互不相让,抢的打架,福建说的酱油稀饭那还是好的呢,我们还常常喝酱油开水来充饥呢,后来,监狱组织了一支打猎队,由一名副场长带队,那时的野猪、麂子、黑熊等野味好像比较多,打猎队里的犯人隔三差五的都在往场部背东西,后来一个干部还因追一头鹿子跌下悬崖摔死了,那种日子太苦了,简直就是无法形容,常常会听见有人说这样的话,要是让我吃饱一顿大米饭,就是枪毙我也愿意,我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我为什么个子小,那是当年没吃饱,虽然个小但苗条,呵呵呵真可笑。现在的孩子们这样不好吃那样不好吃的,给他们讲从前的事情吧,他们还根本就听不进去。
      

 

  评论者: 张建平

发表时间:2012-11-22 16:45:23

那个年代的事,是我们身上的永远不会忘记的伤疤,谢谢你的回忆!   

 

  评论者: 闫民校

发表时间:2012-11-22 16:23:54

难忘那个年代。三岁还扶着墙头走路。奶奶说,你除了哭着喊“饥”,就不会说别的。更不知酱油为何物。现在天天为减肥发愁,我觉得挺幸福的。   

 
   

共 15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3 1:48:55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