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朱正崇 
部队: 军直 雷达16团  
部门: 九分队 
职别: 参谋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所有篇目(共18篇)

标题: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长汀  

发表时间:

2008-7-11 12:07:39

更新时间: 

2008-9-2 14:47:37  更新者: 陆少平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福建长汀  

  [这是对本篇第 4088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长汀

     长汀城,古称汀州城,是福建西部闽赣交界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它依山傍水,巍然耸立于汀江上游万山之中,拥有“龙山白云”、“云骧风月”、“朝斗烟霞”、“苍玉古洞”、“拜相青山”、“霹雳丹灶”、“通济瀑泉”、“宝珠晴岚”等八大景观。六座宋明古桥,犹如六道彩虹飞架江面,显示出“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的壮丽景象。半个多世纪前,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曾盛赞长汀之美:“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一个是福建的长汀”。 

 

     长汀城始建于唐代,历史悠久。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州长史唐循中发现在今闽西地域有避役百姓3000多户,遂奏清朝廷增设一州。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获准正式建立汀州。州治初在长汀村(现上杭九州村),后迁东坊口。唐大历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陈剑又将州治从东坊口迁至卧龙山南之白石村(现长汀城关),并筑土城一座。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刘均大规模扩建汀州城,筑土城周长“二百五十四步”,墙基宽三丈,厚一丈,高一丈八尺,长汀县治附于州城外。 

      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郡守杨世芳和长汀知县王邈,围着府城再筑县城一座,使汀州府形成两圈城墙,内圈为汀州府城,外圈为长汀县城。明崇祯九年(1636年),内圈府城拆除,增修外圈城墙,“周长一千二百八十三丈,高二丈二尺,雉二千一百余”,以汀江为界,从东向南绕到西,把半座卧龙山圈进城内,使整个城池前有汀江天堑,后有卧龙山为屏,成为能攻能守的“高城固壁”。现长2500米、高5.75米,宽6.47米的砖砌城墙和广储门(三元阁),朝天门、宝珠门、五通门、惠吉门,为宋、明扩建时的遗址,城内不少建筑仍保留着唐代的风格。 

      汀州素有“客家首府”之称,穿城而过的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汀江发源于宁化、长汀境内的武夷山南麓,一路奔腾南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至广东大埔三河坝与梅江汇合为韩江,再经潮州、汕头直扑南海,干流全长285公里。汀江流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交通闭塞,是避乱族群休养生息的一块宝地。 

     自晋代开始,原居住在中原的客家先民,为避战乱,被迫一次次背井离乡,辗转来到赣闽粤交界的大山区,投入到汀江的怀胞,开基立业,薪火相传,于宋代形成了汉民族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客家人依靠勤劳和智慧,创建和促进了汀州繁荣与发展。特别是汀州至广东潮汕水上航道的贯通,直接沟通了闽西山区与广东沿海的商业经贸往来。

       汀江成闽西的经济大动脉,汀州成为闽粤赣边区最大的物资集地和商贸中心。当时,汀州城内街道纵横,商贾云集,商行、店铺、手工作坊星罗棋布。汀江河道商船往来如织,济川桥码头一片繁忙,水东墟市熙熙攘攘。汀州出现了“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圜阓繁阜,不减江浙中州”的繁华景象。    

      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汀州文化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据《临汀志》记载,宋时汀州城不仅建有试院、府学(文庙),还设有10多家规模较大的书院,34座设有族学堂的宗祠家庙,28座佛寺道观和众多供应应考生员、读书学生住宿、学习的会馆。这些风格各一、雄伟壮观的建筑,凸显了汀州作为客家首府人文秀区的鼎盛文风。自盛唐开始至清末,汀州一直是州、郡、府、路的治所。历史上曾有众多名人来到这里,留下了珍贵的踪迹。

 

      唐代名相张九龄年轻时为寻找其弟张九臬而来到汀州,客寓谢公楼,饮醇酒,抒豪情,写下了《题谢公楼》诗,赞叹汀酒的蜜甜醇香;宋代大诗人陆游,在长汀留下了不朽之作《长汀道中作》;     世界法医学鼻子——宋慈,曾于宋治定年间任长汀知县,其事业在长汀起步。抗元名将文天祥,在长汀驻节数月,写下了著名诗作《由虔州赴汀州》,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兵起干戈的局势。  在明代,与宦官魏忠贤抗政的东林领袖高攀龙、大理学家朱熹、著名文学家宋臣、徐行中等也曾先后到过汀州。清代,《四库全书》撰修大学士纪晓岚,曾任汀州府主考官,在他的名著《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汀州试院两株参天唐柏的神奇故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长汀设立汀州市是红色闽都和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叶剑英、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陈丕显、杨成武等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汀州进行过革命活动。 街街巷巷都嵌印着他们的足印,家家户户都留下了他们关爱百姓的身影。在这里,建立了赣南、闽西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了红四军自井岗山下山后第一次前委会议,制定了创建中央苏区的战略蓝图;在这里设计缝制了我军史上第一套统一的军装,组建了中央苏区第一个红色医院;在这里进行著名的“汀州整编”,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在这里召开了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产生了福建有史以来第一个省级人民政权——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这里曾经是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福建军区等省级党政军机关驻地,曾经是福建最高的指挥枢纽和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曾经是苏区最繁荣的中心城市—汀州市。曾经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红色小上海”。在这块土地上,渗透着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列主义者瞿秋白就是在罗汉岭英勇就义的。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瞿秋白牺牲的罗汉岭上建立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以纪念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评论(共 1 篇):

  评论者: 陆少平

发表时间:2008-9-2 14:47:37

排长你好!照片中是你们79年指挥连报务员吗?   

 
   

共 1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3 8:14:06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