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罗永志 
部队: 雷达33团   
部门: 指挥连 一排二班 政治处 电影组 
职别: 战士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战友万岁

   我是33团指挥连一排二班的罗永志,我的排长是马石柱,我的班长是李新光,副班长是李正田,我1969年3月回老家河北灵寿县当知青,1970年12月入伍到锡林浩特33团,1976年3月退伍回到四川,祝愿咱们空6军以及33团的战友们:幸福安康,吉祥快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万岁!

   空军雷达兵万岁!

   战友万岁!

   锡林郭勒大草原万岁!

   二○○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所有篇目(共668篇)

标题:

曾拯救党中央的我美女特工  

发表时间:

2011-6-18 9:31:44

更新时间: 

2014-3-23 14:00:59  更新者: 罗永志

关键词:

战友文学  

  [这是对本篇第 5081 次阅读]

阅读评论
 文学5 精华          单篇显示

 

                                  不同时期的黄慕兰

   2010年9月,杭州。一条狭长的街道,通往一栋普通的居民楼。连邻居们也不知道,被周恩来誉为“我党一部百科全书”、今年已经104岁的传奇湘女、老地下党员黄慕兰,现在就和两位保姆在此“隐居”。

   中共特科元勋、陈赓大将也曾说:“慕兰的一生是中国革命曲折发展的反映。”1907年,黄慕兰(原名黄彰定,字淑仪)出生在浏阳一个开明之家,没受过裹足之苦。她的父亲黄颖初曾经是谭嗣同幕友,与谭嗣同一起办过收养弃婴的育婴堂,并与许多民国政坛人物都有交往。

   1919年,12岁的黄慕兰被父母送进长沙周南女校。该校校长朱剑凡与夫人都是进步教育家,1908年捐出私家园林,毁家兴学,创办周南女子学校。朱剑凡夫妇立志通过教育,培养一代独立女国民。黄慕兰在周南求学期间,便深受校长夫妇“女子当自尊、自重、自立、自育”思想的影响,参与“五四”爱国运动。在读《列女传》中的《木兰辞》时,十分钦佩智勇双全的花木兰,参加革命后就改名为慕兰。周南女校当时培养了一批在中国近代史上享有盛名的女学生,如向警予、蔡畅、杨开慧、丁玲等。

   1923年至1925年,黄慕兰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包办婚姻。“丈夫”是抽鸦片、打丫鬟的二世祖。黄慕兰偷偷给父亲写纸条,要求以母病为由回家,从此再未回过婆家。而父母也让她为上大学做准备。多年后,黄慕兰曾对人说:“如果我的父母不是如此开通慈爱,或者我遇上一个好男人,也许我的故事就此结束了。”黄慕兰没想到,自己的故事其实才刚开始。

   逃离包办婚姻的黄慕兰,决心以革命志士秋瑾为榜样。北伐前夕,她毅然剪掉长发,在汉口投奔宋庆龄、何香凝领导下的妇女运动,担任了汉口妇女部的部长。这位19岁的妇女运动领袖,不仅人长得漂亮,顾盼生辉,而且有文化、交际广,有魄力,活动能力强,在武汉三镇很出名。很多优秀男士都对她展开了追求。郭沫若把她化身为长篇小说《骑士》中的女主人公金佩秋。茅盾写《蚀》也借鉴过她的故事。

   1927年三八节当天,黄慕兰与中共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主编、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警卫团政治指导员宛希俨结婚。他们没有婚礼仪式,结婚的消息由董必武在一次会议上宣布,只是在报上登了简单的结婚启事,表示公开否定过去的包办婚姻。

   1927年风云多变。国民党“分共”、宁汉分裂、宁汉合流,南昌起义,接踵发生。国共分裂之后,宛、黄夫妇奉命转入地下工作,用米汤在《圣经》中密写文件、去小旅馆对接头暗号…… 至此,黄慕兰开始了另一种不同凡响的“潜伏”人生。

   1928年,儿子出生才三天,丈夫宛希俨就奉调赣西南,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4个月后壮烈牺牲。直到7个月后,黄慕兰才在无意之间获悉丈夫牺牲的消息。宛希俨1921年入共青团,1923年转为中共党员,与刘伯承、聂荣臻同事,是南昌起义的具体策划人之一,时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32年2月兼任中国赣南特委书记。 “希俨牺牲时才满26岁,这是我生命遭受到的最严重的打击,这么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生命从此消失了,他的音容笑貌和往日对我的关爱与帮助,时时在我心头涌现。我只有忍痛节哀,更加发愤地努力工作和学习,以在革命实践中的奉献继续完成他未竞的事业,来报答他对我的恩情,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多年以后,白发苍苍的黄慕兰,在自传中写到希俨,依旧悲从心涌。

   1928年12月,黄慕兰秘密前往上海,任中央委员会机要秘书,成为中央特科成员。在中央机关她遇见了在武汉时就认识的贺昌。贺昌在中共六大上和关向应同时当选为中央委员。见到黄慕兰,贺昌劝慰她节哀顺变,黄慕兰渐渐和贺昌的感情也日益加深。在征求周恩来意见得到组织同意后,黄慕兰开始了她的第三段婚姻。

   1929年6月,22岁的黄慕兰化名“刘阿秀”,在沪东恒丰纱厂以学徒身份开展工运,在领导工人罢工时被捕,囚于龙华监狱100天。在狱中她配合彭湃进行组织狱中斗争。出狱后,她又随贺昌调往香港,同年12月,她乔装成贵夫人,乘坐豪华游轮,从香港安全运送共产国际拨来的巨额经费到上海,如数交给党中央。

   贺昌是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之一,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工人运动的先驱。1931年,黄慕兰再次面临离别。贺昌由中央机关奉调独自秘密前往中央苏区,先后担任红军第五军政治委员、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经军长征后,贺昌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与项英、陈毅等人继续在南方革命根据地领导红军和游击队坚持斗争。1935年3月10日,贺昌在江西会昌河畔遭敌人伏击,壮烈牺牲。

   黄慕兰闻贺昌噩耗,整整3天以泪洗面。客观地说,无论宛希俨还是贺昌,尚健在,谁说我军又不会多一个元帅或大将?

   留在上海的黄慕兰身上也肩负重任。1931年1月,黄慕兰被委命她中国人民革命互济总会的营救部长,与潘汉年单线联系,承担营救被捕同志的重任。

   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营救关向应。黄慕兰打扮成豪门少妇,出面去找一个名叫陈志皋的年轻进步律师。黄慕兰告诉陈志皋,要救的人是自己姑表兄。陈志皋出身于世家门第,家族背景雄厚,其父陈其寿陈其寿在法租界会审公廨当了18年的刑庭庭长,在上海司法界一言九鼎。陈其寿很欣赏黄慕兰。经组织同意,黄慕兰被陈老爷子收为干女儿。在陈氏父子的鼎力帮助下,关向应终被放了出来。

   1930年6月的一个下午,黄慕兰和陈志皋在咖啡馆闲谈,偶遇陈在法租界巡捕房当翻译的同学曹炳生,曹谈起了巡捕房最近抓到的一个共产党头头,说此人是湖北人,60岁左右,酒糟鼻子,镶一口金牙,9个指头,是悬赏10万元才抓到的。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黄慕兰一边面不改色地喝咖啡,一边紧张地琢磨此人到底是谁?突然,一个符合描述特点的人物闯进了她的脑海里:这个人很可能是总书记向忠发!这个人要是叛变可就不得了!

   黄慕兰心里急得要命,她以头痛为由请陈送她回家。短短两小时之内,这个消息便由黄慕兰传给了潘汉年,再由潘汉年传给了康生,最后由康生传给了周恩来,周恩来迅速组织中央的李富春、蔡畅等人转移。果然,当天晚上,向忠发带着巡捕房的人直接用钥匙开门闯进了周恩来转移前的住所……若不是黄慕兰的这次偶遇,中共在上海的中枢机构完全可能在瞬间垮掉。

   黄慕兰立下的这一奇功,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印象。1931年12月,国民党散布“伍豪(周恩来的笔名)等脱离共产党启事”,黄慕兰不仅最先向周恩来献策反击谣言,而且是具体行动的执行者:她请陈志皋出面,委托法国籍律师巴和出面办理《周少山紧要启事》,驳斥敌人污蔑的内幕背景。

   1933年,陈志皋正式向黄慕兰求婚。黄慕兰一直都以家庭地位不相配为由拒绝。但陈“竟咬破手指,在一条白的手巾上书写爱意”。黄慕兰向党组织倾诉了自己的苦恼。中央机关党组织认为,在当时复杂的白色恐怖背景下,黄慕兰与陈志皋结合,很可能会打开新的工作局面,黄慕兰服从了组织的意见。带着“继续支持营救被捕同志工作、婚后互不干涉个人行动、允许她将来与前夫遗孤相认”的三项约定,陈志皋迎娶了黄慕兰。同年黄慕兰奉命脱党,先后以银行家、慈善家、国民党特派员等特殊身份出面,参与了 “全国冤狱赔偿运动”、营救“七君子”出狱、打通中共海路交通线、香港文化名人大撤退等重大行动,期间再次遭受国民党的牢狱之灾。1942年,黄慕兰在重庆见到周来,周恩来表扬了她的牺牲精神。她却以陈志皋“花心”为由,向周恩来提出要和陈离婚。周恩来劝她:“共产党员要有肚量,民主人士的罗曼史多是逢场作戏,我们不要苛求,要以大局为重。”解放前夕,她还在上海组建过渡性统战组织“牛尾聚餐会”,这个组织曾争取与劝说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反正,可惜没有成功。

   建国后,黄慕兰命运却是十分坎坷。陈志皋、黄慕兰二人均未获组织上的工作安排。黄曾去找当年暗恋自己的华东局书记饶漱石求助时,却被他一顿奚落。时为打破经济封锁,决定派一批人去国外搞贸易,陈志皋积极要求前往,实则恰好可以一走了之。1955年,黄慕兰涉“潘杨冤案”, 6月初在上海被捕,旋被关入秦城监狱。1963年,宣判她为叛徒、特务、反革命,但同年被和宛希俨的长子接出监狱。黄的老同事吴德峰、阿英支持她上诉,期间陈志皋从海外托人带信要黄去香港,黄未去。1967年,黄再次被押入秦城,1975年释放,黄继续上诉,却一直无结果,连当年在地下工作她的高级领导人也不能过问。直到1980年,在邓颖超的帮助下,她的冤狱才得以彻底平反,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1993年移居杭州至今。

   文革之乱中,狱中许多难友因过度忧郁、神经受损害,有的竟失去了记忆力。但黄慕兰却乐观地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我觉得软禁在此,倒是使我们免受外面文革风暴冲击折磨之苦,乃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措施,内心充满着期待平反恢复自由的乐观精神,因而思想开朗,并坚持勤练太极拳,故能保持身体健康。”如今的黄慕兰,依旧爱看电视,每天必看《新闻联播》;爱打麻将,中午必打一小时纸麻将;最大的爱好是照相,与她合影时,她先会捋平衣角,整理好头发,然后会强有力地握住你的手,并且露出灿烂的笑容。

资料来源:凤凰网

 

 

  

评论(共 6 篇):

  评论者: 罗永志

发表时间:2014-3-23 14:00:59

  谢谢蔡国富战友、张元淮战友、徐阿姨、姚念龙战友、于大舜战友的光临。   

 

  评论者: 于大舜

发表时间:2011-6-18 21:10:19

向英雄致敬!提前祝父亲节快乐!   

 

  评论者: 姚念龙

发表时间:2011-6-18 20:54:00

文革中这种冤案太多了。老一辈的付出是现在幸福生活的源泉。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1-6-18 20:40:44

  我们今天的幸福,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千万不要忘记过去,革命先烈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评论者: 张元淮

发表时间:2011-6-18 20:19:31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评论者: 蔡国富

发表时间:2011-6-18 18:41:34

这些伟大的革命家还有几人记得。   

 
   

共 6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3-29 21:37:45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