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自《人民政协报》2011年4月28日 作者:邓小燕 贾晓明 原题为《父亲邓子恢和他的农民情缘》
在世人眼中,邓子恢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作为卓越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他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道路倾注了毕生精力;而在女儿眼中,邓子恢却是一位身着农民服装、过着俭朴的农民生活、凡事必深入农民群体中调查、处处为农民着想的睿智而乐观的农民。
“那时候要是没有乡亲们支持,我们是坚持不下来的”
我上学时,父亲曾带我们全家去参观《收租院》的雕塑。他一边看一边对我们说:中国农民是最可怜、最穷的,也是最老实的。他们觉得给地主种田就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自己受了剥削和压迫。
父亲乳名绍箕,子恢是他的字。他1915年时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21岁那年考取公费留学,到日本东京留学一年多,因贫病交加而辍学回国。回国后学习、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1923年,父亲与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龙岩共同创办《岩声》报,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介绍社会主义观念。父亲说,记得当时为了创办报纸而四处奔走,带上点干粮走山路,沿途碰到有农民赶有多余的驴子一定会热情地让他顺路搭个脚。彻底改变农民生存状况的理想,在父亲心中日益成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