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接了好几个战友的电话,异口同声地夸我字写的好。细说起,则令我喜,令我劳。喜者,沾喜气;劳者,费口舌。
先说沾喜气。那天晚上,徐(同联)阿姨同志,写了篇庆七.一文章。点开一看,瞠目结舌。原先的印象只是:老阿姨如今都风采舞动少林寺,当年能被我们老军长看中,其美丽是可想而知的。而不知的却是曾与毛主席共舞,与周总理握手,与朱老总同台。遥想当年,该当是怎样的才华容德,才能有此殊荣啊。一落而成了我们空军的家属,一携就是几十年的长空雄鹰,一袖就是一辈子的清风,一帐就是空六军老兵的家园。
我们为有这样一个老太太而高兴、自豪、骄傲。当时我就写了一首诗,可恨的是网不争气,当晚怎么也发不上去。第二天早起,急发之。然后在《中国书法网》上下令。这个令,就是我要劳舌解释的了。
我请刘兴家老师,写一下我的诗作。然后我到丹东凤城去爬凤凰山了。回来的路上,接到学刚老弟全家来沈的喜讯。然后又接到了几个夸我字的电话。这一天,喜事真是多。回来一看,这那是我写的呀!这是兴家老师写的字,诗是我写的,内容是徐阿姨的。这说的有点小了,咱们来个大点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三颗巨星与咱们军队、与咱们空军、与咱们空六军、尤其是与咱们空六军战友网的事。真不知该怎么说好了!
我和兴家老师是忘年交,且同拜一师,同出一门。一师者,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是也。一门者,“空六军战友网”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