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念龙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姚念龙 
部队: 空24师   
部门: 司令部机要科 
职别: 科长 
电邮: sdjnynl@163.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是陈年的酒,越久越醇;战友是清澈的水,越淡越真;战友是远方的客,越走越近;战友是难忘的人,越想越亲。愿战友永远保持年轻的心、纯真的情、强壮的体、幸福的家。忘掉年龄、忘掉恩怨、忘掉烦恼、多想战友。 
所有篇目(共681篇)
 

这是对 姚念龙 个人博客主页第 118783 次访问

 

标题:

老兵屯的故事 第六回 

发表时间:

2011-10-20 20:23:30 

更新时间: 

2011-10-21 10:10:32  更新者: 姚念龙

关键词:

  

 

请看上一回  返回目录  请看下一回

第六回  

知青领队慧眼识珠 培植小苗用心良苦

(闫民校)  

      众知青收了一天的高粱,又手提肩扛地运到村头的场院,个个早已累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老村长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十分的同情:这些娃从小长在大城市,终日被爹妈惯着,吃饭都得端到跟前,哪里受过这等苦罪?要是叫他们的爹妈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我这整天干重活,还吃不饱,那还不得心疼死了,我这是作孽呀!想到此,老村长宣布:“今天大家表现不错,我也破一回例,今天晚上就不组织大家政治学习了,自由活动吧”。大伙一听高兴坏了,要知道,他们来这老兵屯半年多了,晚上不是备土积肥,就是开会学习。别说谈情说爱了,就是想抽空给家里写封信都挤不出时间。要是有一点办法也不至于上高粱地里去唠嗑。那高粱叶子扎人不说,还密不透风,憋得人喘不过起来。受那份罪还不是图个安全,村里也是人多嘴杂啊。

    梁才子心里正在暗自感激老村长善解人意,给他创造了一晚难得的空间。猛抬头,只见从大队部走出一个人来。此人身材高大但不魁梧,岁数不大却很稳健。一双又黑又浓的剑眉之下,两只眼睛透出亮而深邃的光芒。高鼻梁,薄嘴唇,两耳垂肩,两臂过膝(刘皇叔是大福之人,孙尚香就是看中了他的耳大胳膊长才嫁给他的),宽阔的脑门泛着红光。走起路来不紧不慢,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满腹经纶,浑身才气,既有武将之威风,又有翰林之儒雅。虽是领导却无架子,平易近人行事果断。知青们当面叫他谢领队,背后则称他参谋长,有的称他泰山高人。

    见谢头到来,大伙更是高兴。平日里听他讲话就跟听袁阔成说书一般,总是意犹未尽。今晚非让他说个通宵不可。要说这谢领队那可真不一般,他是兴趣广泛,博古通今。上知天文——广寒宫内事,下知地理——经济适用房。讲起中国上下五千年,五洲左右八万里,就像裤兜里掏手绢,信手拈来。靠渊博的知识和诚实的人品,赢得了广大知识青年的尊敬和拥戴。

    等谢头走进跟前,大伙才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头。只见他双眉紧锁,一脸怒气,双手攥着拳头,鼻孔喘着粗气,两眼冒出吓人的凶光。他两脚还未站稳便大声说道:“都过来,现在开个临时会议,有几件事情通报一下”。大伙不知发生了何事,面面相觑,交头接耳:头儿今天这是怎么啦?好吓人哎!约过了半分钟,谢头匀了口气儿,清了一下嗓子,开始讲话:“同志们,我们响应号召,千里迢迢到这穷山沟上山下乡,到底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吗?不就是为了战天斗地经风雨见世面吗?嗯,是不是啊?可是我们有些同志都来了半年了,还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来了,不是好好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改造,而是把这里当成了伊甸园,到这里来谈情说爱来了,有些话我都说不出口哇!大白天一男一女跑到高粱地里去经风雨、见世面,成何体统?虽然,我相信你们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再说你们也不敢。但毕竟影响很坏,此风不可长,大家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能重蹈覆辙,丢人现眼。散会以后,是谁做得事到我办公室说清楚。两天之内写出不低于五千字的书面检查,而且必须用古风或近体诗的格律来写,写不好的话,我可不管你家有多远,纵使山路弯弯,我也要找你五叔说事。

    还有一件事,更让我感到失望和气愤,我们有一个同志,到这插队前我就认识他。平时表现还不错,队里一直把他当成好苗子重点培养,谁知他不知中了哪门子邪,不仅学会了说大话,说梦话,还异想天开,要到天上搞房地产项目开发,你以为天上的地皮就便宜呀?啊?天上那些直属部门的公章就那么好盖呀?啊?从征地到规划审批,再到开槽打地基,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开的秘密。盖楼不是说大话,也不像你在四方山盖羊圈,找几根木头棍子一支,弄点干草黄土加点水一搅拌,四周垒几块石头,糊巴糊巴就成羊们的免费廉租房了。盖房那可是百年大计呀,一旦出了事,就不光是月球的事了,连地球都得跟着倒霉,说不定那水泥结构的大陨石花落谁家呢。就算一切顺利,盖上一个嫦娥小区,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王母娘娘,你哪个不得送上一两套?那些部门领导你也得罪不起,连看门的小吴也不能漏了,他二表哥可是李刚啊!听说最近把失踪多年的大表哥也找到了,叫李什么江来着,连人家孩子都很厉害,不给送房,不是上车轧你,就是下车打你。你告状也没用,人家家长会说:这孩子是临时工的,已经送人了。你屁法没有!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10-20 20:23:30| 阅读 3939
评论 (0)
 

标题:

老兵屯的故事 第五回 

发表时间:

2011-10-20 20:07:13 

更新时间: 

2011-10-21 10:09:22  更新者: 姚念龙

关键词:

  

 

请看上一回  返回目录  请看下一回

第五回

梁才子春心未萌芽  罗知青旧病又复发

(鲁枫梅)

    姚知青和罗知青入住徐阿姨家不久,隔壁的“忽悠黄埔军校”老夫子--解大师家也迎来了他们的两位新房客。后来这解大师成了这帮知青的领头人,带他们种地耕田,上天揽月,下海捉鳖那是后话。单说这来着是谁,其一就是那黑名昭著的小黑子。其人其事前回多有书表,他的故事后续会渐次展开。单表另一位来自东北偏远之乡的有志青年梁才人。这梁才人满腹的经纶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若论此人长相,且看:身材瘦削挺拔,面若鹅蛋椭圆,鬓似刀裁,眉如墨画。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风情,悉堆眼角。若论此人文章那更是好生了得:文章辞藻朴实,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叙事娓娓,于整齐之中有变化,于平淡之中写曲折。此人从不多嘴多舌。他不需要炒作,也不需要他人的过分褒奖。他总是默默地耕耘,但是他万丈的光芒那是瑕不掩瑜。这样一个风流才俊,一到老兵屯,自然吸引了一大批村姑艳羡的目光,其中尤以赵皮匠的两个靓丽女儿岚和凤最为喜爱。但是19岁的梁才人春心未萌,又有“英雄不惜身外物,万两黄金晒站台”远大理想,一时竟无绯闻出现。    

    徐阿姨和解大师本来相邻,关系甚密。这下又有了这四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知识青年,一时风起云涌,怪事叠出。这一日,徐阿姨过生日,她一大早起来煮了几个鸡蛋,并且在鸡蛋上扎了几个眼,给罗知青和姚知青一人一枚。鸡蛋还没吃完,顽劣的罗知青一个人趴在破树根上面,琢磨着如何刻一支AK47出来。因为徐阿姨晚上要到中南海去陪领袖跳舞,没有时间在家跟大家一起庆贺。往年这一日总要跟邻居一起庆贺一下,这下只好叮嘱姚知青给解大师他们家送几个煮好的鸡蛋过去,让他们也分享快乐。姚知青来到解大师家,看那小黑正在院子里面摘南瓜……    

    那南瓜早已被罗知青动过手脚,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小黑一双“金灿灿”的大手捧着切开一半的南瓜,推开姚知青,夺门而出。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徐阿姨家的小院。那罗知青已经把AK47刻了个囫囵,正在练习瞄准,透过瞄准镜看到小黑红艳艳的脸庞剑拔弩张。再看他手上捧着的南瓜,早已明白了三分,爬起来就往村头的高粱地方向跑。那小黑岂肯善罢甘休,他也一路狂奔穷追不舍。   

    两个人跑得是气喘吁吁,罗知青率先蹲了下来,小黑也早已气咻咻地不能坚持。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10-20 20:07:13| 阅读 4213
评论 (0)
 

标题:

老兵屯的故事 第四回 

发表时间:

2011-10-20 20:00:49 

更新时间: 

2011-10-21 23:39:47  更新者: 郭果

关键词:

  

 

请看上一回  返回目录  请看下一回

第四回

踌躇满志上山下乡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闫民校)

    上回说到,盐哥正在生气,电话突然响起,一个男中音问道:“小龙吗?我是老村长,小芳她肿木滴啦”?龙哥一听是老村长找他,顿时吓得魂飞胆散,接过电话结结巴巴地回答:“老村长,我是小龙啊。小芳她、她很好,我们正坐在那高高的谷堆旁边,共同回忆那过去的事情”。电话那头传来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便没了声音,仿佛老村长也陷入了沉沉的深思……。

   (姚念龙): 镜头拉回四十年前,一群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知识青年打着红旗,背着背包,唱着革命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日常劳动和生活当中,“知青”和“小芳”由认识到熟悉;由暗送秋波到含情默默;由互相学习到互相关心;由问寒问暖到知冷知热;由情投意合到互诉衷肠……。

    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就发生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神州大地东风劲舞,亿万民众群情激昂。红旗红歌红袖章,红星红书红海洋。一颗红心农村去,接受教育最荣光。激情燃烧挡不住,广阔天地摆战场。于是,一群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沈阳、济南、扬州等地的有志青年便来到了冀中西北部一个叫做老兵屯的村子安营扎寨。老兵屯原名叫六岳寨,距五岳寨不远。古时候隶属中山国辖地,现在已被划定为绿色生态红色旅游开发区。举目远望,巍巍太行山蜿蜒百里,滔滔滹沱河千年不息。自古就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解放战争后期,八路军总部和部分中央直属机关就设在这一带。这个村曾经是一个兵站,最高负责人职务是站长,行政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大校。建国后,改为自然村,站长也就变成了村长。小芳是村长在战争年代收养的一个孤儿,村长对她是视如己出,痛爱有加,比对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龙哥他们下乡那年,小芳刚刚20岁,农夫山泉加上绿色小米,把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楚楚动人。小芳小时候跟随前辈渡江占领南京,还在虎踞龙盘皇朝古都住过几年,见多识广,回到农村更是显得非同一般。她扛锄能下地,提笔能作诗,抽空搞装修,业余说相声,多才多艺,纯情善良,天真活泼,人见人爱。没事的时候喜欢对着镜子梳理两个粗粗的羊角辫,微微一笑便显露出两排洁白如玉的牙齿,还有一对浅浅的酒窝,那模样有几分像那个姓史的北京知青。

    老兵屯的的村民大都是战争年代从事后方工作或建国后转业复员的军人和家属组成。村民良好的素质使这里养成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醇厚民风。知青们的到来为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带来了活力。乡亲们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孩子,争着抢着往自个家里拽,争不到的就找村长提意见,村长没办法,只好先紧着他们要。龙哥和一位来自重庆的叫罗勇的知青分到了距村长家不远的一户姓徐的大妈家,可把这老太太高兴坏了,说一天不见他们就想的不行,经常把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做给他们吃,以至于到现在龙哥和罗勇也忘不了那位可亲可敬的徐阿姨。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10-20 20:00:49| 阅读 4173
评论 (1)
 

标题:

老兵屯的故事 第三回 

发表时间:

2011-10-20 19:48:51 

更新时间: 

2011-10-21 16:07:33  更新者: 郭果

关键词:

  

 

请看上一回  返回目录  请看下一回

第三回

痴情女梦说痴情话  负心汉欲做负心事

(闫民校  鲁枫梅)

    众人一见刚大人到来,摄于他的权势,又自知敌他不过,便做鸟兽状,轰地一下散去了。话分三头,单表一章。却说这小芳千里迢迢来寻龙哥,本想多住几日,可那龙哥却只字不提暂住证一事。眼见所带盘缠将尽,不由地暗自伤心;都说痴心女子负情郎,美人买不到好衣裳,近日算是领教过了。早知道人家微山湖边住小楼,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去旧情已成烟,我还蒙在鼓里头。说啥也不会坐高铁冒风险风尘仆仆来这里,不但没见着泰山,连个葱油饼、四孔鱼也没捞着吃,还把我的风衣都给弄脏了,这可是托人从四方山专卖店买来的呀。越想越有气,顿时坐在一棵树杈上,唱起了春天的故事。那优美的歌声忽忽悠悠就传到了小黄楼内。龙夫人忙问:“这歌声来自哪里?是何人所唱?龙哥忙道:据我的经验,这歌声定是出自那江南美女之口,此女那个漂亮---只见夫人瞪了他一眼,忙改口道:她是我多年前认识的一个朋友,名叫小芳,吹拉弹唱无所不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还会说相声,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小女子”。龙夫人一听面有愠色:“啊呸!你小子那点酸事还瞒得了我。单飞侠早已发信息将此事的前前后后、来龙去脉告诉我了。我只不过看你是否老实,试探一二,哪成想你还吞吞吐吐,欲盖弥彰,还像个转业干部吗?你真是白瞎了我一双慧眼。我们当军嫂的那个不是虚怀若谷,心胸坦荡?那个不是尊老爱幼、心地善良?你当我是小心眼呀?你走这一两天,我是食不甘昧,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苦思冥想。你说小芳那孩子的命咋就这么苦呢?这么多年她一个人在网上孤苦伶仃,形影相吊,写个藏头诗你们那帮爷们都看不出来,在那红叶疯了的时候她还找不到回家的路,她容易吗?你这个蠢货,还不快把她领到家里来,我们拜个干姊妹,从此她也就是你的亲妹妹,我就是她的亲嫂嫂。傻愣着干什么?去呀”!这龙哥一时转不过弯:这是真得吗?     

    话说龙嫂一道命令,要龙兄抓紧请回小芳。意欲兄妹认亲。小芳自然是不肯就范,想自己飘飘洒洒一生坦荡为怀,得意时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捣蒜, 平日里旷达洒脱, 顾盼间神采迥然。龙嫂嫂那样成熟稳健的大家闺秀,叔可忍,婶不可忍。想起江浙一带众多备好干粮随时迎候的一干好友,操起麻袋一溜烟疾驰而去。   

    上回说到这权势深重,吓得大家做鸟兽散的那个家里唯一的“男孩子”小黑,来到水月楼,看到小芳飞奔而去的背影,顿时没了主意,回家一头倒在床上佯装不适。龙兄龙嫂尴尬无语,龙嫂缓过神来大惑不解:小芳走了,他急什么?龙兄咬碎玉牙又不便发作,这事我怎么知道?哼哼哼,心说这斯看来胆子真大,敢到我小黄楼来搅水!   

    龙兄拎着一袋“扛大顶”的四孔鱼来到小黑家里探望,只见如花似玉的黑嫂正忙里忙外,殷勤伺候躺在榻上眯眼假寐的小黑。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你个黑小子,嫂子对你恩重如山,你口口声声对老婆擂胸发誓,竟对我的初恋动起歹念,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尾随黑嫂来到阳台,俯在黑嫂耳边如此这般……不到一袋烟功夫,但见那黑嫂怒发冲冠,柳眉倒竖,大喝一声:好你个小黑,还不给我重实招来……小黑闻听此言,立刻下得床来,抱住夫人,扭股儿糖似滴粘住夫人,念念有词地娇嗔道:老婆,老婆,我要对你说嘛……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10-20 19:48:51| 阅读 3789
评论 (1)
 

标题:

老兵屯的故事 第二回 

发表时间:

2011-10-20 18:26:29 

更新时间: 

2014-12-7 23:32:16  更新者: 姚念龙

关键词:

  

请看上一回  返回目录  请看下一回

第二回

四方山杀出黑旋风  芦花荡飞出鲁提辖

(闫民校  鲁枫梅)

    虽说那个四方山黑乎乎的班长打算让小芳住在公寓,享受痛苦是他的不对,但总比让她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小板凳上望穿湖水要强得多吧。他那欠下孽债又忘恩负义的龙哥见面连小黄楼都不让进,就直接拿两个河蚌忽悠人家,还想趁人家晕晕乎乎的时候好好掰嗤掰嗤下辈子的事情。你当小芳傻呀,她可是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长大的呀。大喝二两之后,小芳满脸怒火地说:“下辈子的事先别提,就说现在怎么办吧?你要是铁了心和嫂子过日子,我也不反对,可你一定要对嫂子好啊,不然的话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龙哥左右为难地说“那---那你怎么办呢”?小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我宁可在石家庄的公寓里面哭,也不吃你的四孔鱼”。说罢欲离去。龙哥拦挡不住,急得大呼:“鲁兄,你在哪里?快快帮我一把”。只见芦花荡内一条小船箭也似地飞来,船头站立一英俊少年,面似桃花,腰如杨柳,天庭饱满,地阁方圆, 长发飘飘,眉清目秀,身披黑色斗篷,手拿一把老式雨伞,脚蹬好利来绑带皮鞋,眉间架一幅喜来乐金丝眼镜,更平添了几分文侠气度。船未到岸,只听嗖地一声,一个黑影早已轻轻落地。那身段怎一个了得可喻,行家一观便知,此人定是出自燕子门之高徒。来人快步来到龙哥面前,报上自家姓名:俺,坐不更名,行不改姓,姓鲁,名枫梅,江湖人称江南单飞侠是也。龙哥呼俺前来,不知何事?龙哥如此这般一说,大侠听罢哈哈大笑,心中早已明白了一二。

  话说这江南单飞侠应姚知青呼唤赶紧前来,听得这姚知青一把鼻涕一把泪,期期艾艾泣不成声“当年我背叛小芳是我的不对。这些年我无时无刻不惦念于她。若不是你嫂子厚道贤良,貌美如花,我我我早就在水月楼对过给她也盖上一座小红楼,我与她隔湖相望,朝朝暮暮长相见。正所谓我住湖之南,君住湖之北,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湖水。情深如青山,缠绵似流水......

 未待单飞侠开口,小芳插嘴微怒:“谁要你的小红楼,谁跟你情深缠绵!为了你我只要有个冷板凳足以。倒是现在,四方山那个老班长,手握重权,非要在石家庄给咱买个经济适用房,不让我吃你的四孔鱼!你倒说说到底咋办?”

 姚知青听罢捶足顿胸,已经气得不知东南西北:“哪个四方山,哪个老班长?”话音未落,只见寨子里走出一位中年转业军官来,拖住小芳便拜。那人生得如何?但见:唇若点朱,面似生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睛射寒如冷箭,两道弯眉矗立似毛笔。胸脯壮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腹有诗书,吐万丈凌云之豪气。武艺高超,似撼天狮子下云端。一看便知此人端的是文武双全、手握重权、人见人躲的李刚他爸!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10-20 18:26:29| 阅读 4299
评论 (1)
 
   

共 681  篇,第105/137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8-29 9:36:47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