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陈学忠 
部队: 炮2师  陆军42集团军 
部门: 装甲旅 
职别: 副旅 
电邮: hkdx_852@vip.163.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年轻时部队的新兵蛋子 中年时骑着蚂蚁逛地球 壮年时坐着蚊子上太空 老年时伴随蝌蚪游五洋 
所有篇目(共99篇)
 

这是对 陈学忠 个人博客主页第 33950 次访问

 

标题:

身残志坚无畏士兵张秀华 

发表时间:

2011-8-10 18:50:54 

更新时间: 

2011-8-10 18:50:54 

关键词:

  

能挺过来,

活得精彩,

靠的是

共产党员、革命军人

豪气和韧劲!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8-10 18:50:54| 阅读 2152
评论 (0)
 

标题:

说说咱军营长大孩子们的事(一) 

发表时间:

2011-8-9 8:45:30 

更新时间: 

2011-8-18 14:02:51  更新者: 张元淮

关键词:

  

   1955年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平安里,我是7月出生在这个大院的。长大以后我知道了,平安里部队大院有1号,2号,3号之分,再远点有旃坛寺,小西天,景山,地安门。那时军人家庭的优越感很大,老师也让几分。逃气的事是没少干,65-66年文革时期,我们最得意的是绿军装,军帽,为了军帽,为了“圈子”,为了谁牛,军队子女没少和地方的孩子打架,但并不是全胜,也有丢盔卸甲的时候。

   军人子弟之间也掐,无非是因老子官大官小,谁的爹被打倒,谁的妈搞破鞋。食堂自然地方的没比,肉包子,糖三角,小凉菜,免费的豆浆,米汤,咸菜,酱豆腐,现回味起来比吃大饭还香。偷枣,偷邻居的海棠,桑葚,看露天电影,听苏联红军歌舞团的唱片,找出父母的军装和军衔穿戴起来牛一会儿,传看手抄本,抽烟,与警卫战士打架,游泳滑冰,朦胧的恋爱,充其量拉拉手,递个条,换本书,圣洁如莲,能结婚的很少,有的三天没来上课,才知已随父母调走,插队,参军,成人。

    回想起来晃如昨天,昔日的老楼已无踪迹,围墙已成店铺,几棵老树还在,同学伙伴而今何在?只有在回忆里思念这往昔的一切。

    平安里3号有几位“玩主”,1号和2号人员流动性很大。我们哪一茬人基本在4中,156中,40中,北海,新街口中学,再远点有西四,39中,159中、八一中、小读书, 记得平安里的三枝花吗?为她们我们那时可没少打架,一个姓孙的当时还挨了一冰刀,至今脸上还留着疤痕。派出所也没少找上门来,好几次被门卫挡驾。

    听说有混得不错的,官至少将大校,局长,还有在中办的,出国的,有开小饭馆的,有在军报印刷厂当工人的,有的已壮烈了。游泳馆旁边的两座日式小洋楼还在吗?住在里边的那位穿将呢的胖阿姨还在吗?我小时候她可没少当着父母亲“教育”我。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8-9 8:45:30| 阅读 4659
评论 (8)
 

标题:

激情当年话军营 

发表时间:

2011-8-9 7:39:04 

更新时间: 

2011-8-11 15:05:20  更新者: 陈子才

关键词: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离开部队已几十年了,但至今对部队的生活仍然很留恋。谈起在部队的生活,给我留下最深刻的记忆还是在新兵生活的那段日子。当年在高炮二师七十年代的艰苦生活,让我永生难忘。

我的新兵生活很艰苦,吃的是二米饭(碎小米和碎大米),喝的是白菜汤,经常吃夹生和串烟饭;住的是靠火炉取暖的土胚房,每到夜晚战士们就躺在被窝里当“团长”(被冻得抱作一团了,战士们风趣地称自己是被窝里的“团长”),被窝里的“团长”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睡梦中的“团长”们经常会被带班员叫醒,“到点了,该你上岗了”,每当听到这熟悉而又不愿意听到的声音时,换岗的战士就要毫不犹豫地迅速起床,穿戴整齐后顶着冬季的寒风,壮着胆子急匆匆地奔向哨位。我们的哨位离营区不远,300米的路程,炮阵地还有不少坟墓。朋友们可能会问,在夜间自己一个人,不怕吗?说实话,人的胆量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军人也是一样。

  当年我是14、5岁的孩子,说不害怕是假话,怕也要去,大家都知道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既然选择了军人这个职业,就必须要学会服从,无论愿不愿意,都要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军人是受严格的纪律约束的,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能擅离职守,这是铁的纪律。对岗位上的哨兵来说,更是如此,如果没有下一班的哨兵来换岗,上一班的哨兵会一直在岗位上坚守下去的。战友们都明白这些道理,所以每到自己的上岗时间到时,都会自觉地按时上岗。记得我有位湖南籍战友由于夜间站岗害怕再加上想家还哭了鼻子,大家得知后都纷纷来为他鼓劲,班长还专门找他谈心,做思想工作。通过大家的鼓励和帮助这位战友重新找回了自我,鼓足了勇气,勇敢地走向了哨位。通过站岗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的胆量,增强了我们的勇气。战士们普遍感到为祖国和人民站岗放哨无上光荣。

以上向大家讲述的只是新兵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新兵的训练也是很苦的,新兵训练以队列为主。刚参加这些队列科目训练时大家都很不在乎,认为立正、稍息、左右转没什么难的,上学时在体育课上大家经常做这些动作,这些都是小儿科,可在实际训练中并不是这么简单。 在训练新兵前,班长要首先做示范动作,接着下达口令。一些新战友在训练中由于过于紧张,做动作时会闹出很多笑话的,当听到班长下达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等口令时,有些战友就会做出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不规范动作,左右转,转反方向的;向后转,站立不稳左右摇摆的都有,还有行进中同手同脚的,做错动作的战友自然感到很尴尬,可这时一些调皮的战友还会憋不住地笑,班长越是不让笑,越是不停地笑,最后引得整个训练队伍笑声不断。笑归笑,训练还是要进行的,最后的结果是班长发火,战士受罚。动作不标准的战士要出列进行单兵教练,训练中笑场的战士要挨批评,在新兵训练中这样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说实话,新兵生活真的很艰苦,训练也很累。但是新兵由社会青年转变为军人的必经之路。中国军队之所以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英勇善战,这一切与新兵连的培养和训练是分不开的。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们在部队里相识,相知,结下了兄弟般的战友情。并在这里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地度过了那段最艰苦而又最难忘的新兵生活。正如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里提到的那样,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新兵战友们在新兵的训练中没有一个掉队的,真正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新兵里的故事还有许多,比如整理内务,紧急集合,出早操,班务会,请消假等等,讲也讲不完。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8-9 7:39:04| 阅读 2552
评论 (8)
 

标题:

一段迷样的历史 

发表时间:

2011-8-1 20:47:50 

更新时间: 

2011-8-3 8:56:20  更新者: 牛朋玺

关键词:

摘自二手军事网  

 

1971年的“913”事件至今已过去近整整40年,近两年再次抛起风波。抛起这次风波的不同于普通的研究者,而是前苏联驻华大使馆参赞古达舍夫·里萨特·萨拉甫京诺维奇(由毛泽东1957年亲自为他起中文名,顾大寿)。

1971年的“913”事件至今已过去近整整40年,近两年再次抛起风波。抛起这次风波的不同于普通的研究者,而是前苏联驻华大使馆参赞古达舍夫·里萨 特·萨拉甫京诺维奇(由毛泽东1957年亲自为他起中文名,顾大寿)。在顾大寿出版的俄文回忆录《我的中国生涯》中披露,“林彪和叶群、林立果乘坐一架军 用飞机在山海关机场紧急起飞,却在飞越中国边境上空进入蒙古共和国的领空时被击落,在蒙古境内的温都尔汗坠毁。”“蒙古人民共和国空军在雷达里发现一架中 国军用飞机侵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空,错误地把它当作是侦察机。”


    或许因为中国人接受信息和知识的环境相对闭塞,生活中被欺骗的太多。国人常常会带有一种喜好“阴谋论”的情节,宁愿相信“有故事”,喜欢猜疑“内幕”便是这种情节的典型表现。所以顾大寿的“击落”,一下便点燃了许多国人的兴趣和猜想。
    其实,“被击落说”是256号坠毁之迷中最不客观和最荒唐的结论。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8-1 20:47:50| 阅读 3344
评论 (1)
 

标题:

假如明天战争 

发表时间:

2011-7-27 0:57:25 

更新时间: 

2011-7-27 0:57:25 

关键词:

  

 假如明天战争,假如敌人进犯,假如他胆敢来侵袭我们,祖国的全体军民,团结坚强象一人,把敌人彻底消灭. 

     在天空,在地面,在海洋中.假如明天战争,假如明天开仗,我们今天要准备好战争.

     假如明天战争,从南海到东海,从西南到西北都已准备,全国的军民一齐动员起来,把敌人无情地全部消灭. 

     在天空,在地面,在岛屿中.假如明天战争,假如明天开仗,我们今天要准备好战争.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7-27 0:57:25| 阅读 1774
评论 (0)
 
   

共 99  篇,第15/20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5-22 14:05:39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