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陈学忠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陈学忠 
部队: 炮2师  陆军42集团军 
部门: 装甲旅 
职别: 副旅 
电邮: hkdx_852@vip.163.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年轻时部队的新兵蛋子 中年时骑着蚂蚁逛地球 壮年时坐着蚊子上太空 老年时伴随蝌蚪游五洋 
所有篇目(共99篇)
 

这是对 陈学忠 个人博客主页第 33958 次访问

 

标题:

这是我,为了忘却的纪念! 

发表时间:

2011-9-5 12:59:58 

更新时间: 

2011-9-6 16:50:26  更新者: 陈子才

关键词:

  

听着女儿在客厅弹奏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爱的纪念》,那琴声如水般弥漫身心,心底深处那根最柔软的神经就这样被一次次漂洗,徜徉在回忆的氛围里,挥之不去的总还是那些在天国的战友们。

有人说:沉湎回忆是老年的特征。

我说:不对!

忘记战友,就是对血与火的背叛!

回忆战友,就是我们青春岁月活力的再现!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9-5 12:59:58| 阅读 2230
评论 (10)
 

标题:

月是故乡明---回忆部队时第一个仲秋节夜 

发表时间:

2011-9-5 12:19:08 

更新时间: 

2011-9-6 11:00:38  更新者: 陈学忠

关键词:

  

 

    1971年的中秋节是我14岁参军在军营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当时正在炮二师五团一连,部队过节只给每人发了一块天津食品厂做的白砂糖月饼,好像是油纸包的 。有人嫌月饼不华丽,都说不如家里的。中秋之夜,五湖四海的战友们都用军用茶缸或军用碗从脸盆里倒出茉莉花末茶高举在手,嘴上说着第二故乡的月亮很美,其实心里还是那句话“月是故乡明”。
    当年月光下,我们空六军当兵的人,“都穿着朴实的军装.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头枕着哨卡的冷月,身披着雪雨风霜,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

    晚9时,熄灯的哨音吹过,站岗的除外,必须上床睡觉,好多人都睡不着,大概都在想念自己的家乡。下半夜2点,该我站岗,皎洁的月光下,自己畅想着,北京的长安街的路灯,月光下的北海公园,点点白舟轻轻飘过........

    指导员来查岗时,关切的问我想家吗,我说,想。指导员又问我给爸妈写信了吗,我说有。他望着月亮说,还是你这样的岁数好,否则长大了就多一份牵挂。

    当时没能体会他的苦涩,后来我转陆军提干了,就知道那些军官两地分居是很苦的,照顾不到家,老人、孩子发烧住院,接到电话也无能为力,只能请明月代问候.......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9-5 12:19:08| 阅读 2201
评论 (4)
 

标题:

麻栗坡烈士陵园中秋(2010年9月22日星期三) 

发表时间:

2011-9-4 3:52:25 

更新时间: 

2011-9-6 8:39:18  更新者: 蔡国富

关键词:

  

    我在部队时自上至下都称我是“土匪”,“土匪”不会被伤感打倒,同样,不能被区区回忆打倒。没有什么都够让我倒下, 我不是一个软蛋的人。

    麻栗坡烈士陵园一切都没有变,就连二年前放在碑前那盘棋都是分毫未变。已经是一局绝棋,黑子已再无出路。一切,都已经是布满了灰尘,有些地方,已经有蜘蛛结起了网。
    这,就是回忆么?我有些想哭,当年,那些差点使我倒下的回忆,如今,已经是这样的破败不堪。
    我取出三瓶酒,一一打开,摆在花丛中那墓的旁边,我拿起一瓶,仰头灌下去。我并不擅长如此饮酒,如今,我已经快要流下泪来。对着早已消失了太阳的西方,我看见了一轮明月,那月亮,圆而明亮。园区里,隐约还有其他部队的战友在烧纸......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9-4 3:52:25| 阅读 2245
评论 (5)
 

标题:

仲秋时节分外明,思到月圆又仲秋 

发表时间:

2011-9-4 2:53:09 

更新时间: 

2011-9-6 10:42:42  更新者: 陈学忠

关键词:

  

    一年一度仲秋即将莅临。

    思悠悠,恨悠悠,思到月圆又仲秋……,

    仲秋举家团圆的日子,我却从1970年--1995年连续24年在军营度过。军营的日子里,是因为我们军人对祖国的爱,所以我们走着一条默默奉献的路。尽管在平凡的日子,是因为有对人民的爱,我们心中才充满无限遐想。新兵教育第一课: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和平正义之师!
    遥思从新兵开始,岁岁仲秋夜已深,战士对家的思念之情伴随着夜空飘然而至,难以言寐。一轮明月,家乡的父母亲人伴我相思 !

    月到仲秋分外明。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9-4 2:53:09| 阅读 3556
评论 (14)
 

标题:

从利比亚战事想到79年反击战(杂谈) 

发表时间:

2011-8-23 12:39:58 

更新时间: 

2011-9-4 11:27:12  更新者: 张学明

关键词:

  

    79反击战期间,我军陆军师即使按甲种编制,并与编外的留守人员合并统计,人数亦未达两万人。步兵团直属连队除100炮连、82无炮连、高机连外,还有特务连(侦察、工兵等)、通信连(有线、无线等)。当时进攻时在防毒面具都可解决的情况下,面对越南的丛林必须使用的砍刀问题没解决好,实在叫人费解。
      步、坦协同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 我连在沙巴地区战斗中,在六号桥一带受敌火力拦阻时,在坦克视界不良的情况下,我们的步兵及时发射曳光弹为坦克指示目标,我连17辆坦克立即向敌火力点射击,很快摧毁敌火力点;我们在配属43军127师379团攻打禄平附近400高地时,由步兵团派一名参谋带电台进入坦克指挥车负责联络、协调,坦克请步兵指示目标,连续摧毁敌10个火力点;坦克亦在步兵消灭敌反坦克手、排除反坦克地雷情况下,奋勇开上近40度坡度的高地,冲撞、碾压敌阵地,掩护步兵迅速夺取了高地。总体而言,79反击战我军打出的水平也就是一支多年未参战的、进入敌国领土的、担负进攻作战的部队所反映出的真实水平。由于兵力和火力的优势以及明确的作战目的和长达数月的战争准备,我军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能够做到攻无不克(只是代价大小)。决定战争进展。但部队出现的问题、需要总结的教训也很多,仅就武器装备而言,还不只是上述砍刀的质量不过关(顺便补充:装砍刀的套子质量也不怎么样,说成“鸡肋”也差不多),如象枪械里边,有的坦克上的12.7毫米高射机枪和7.62毫米并列机枪,打不了多少发就要出故障,坦克乘员的56冲枪管质量不高损坏率较高。火炮里边,有的坦榴炮复进系统出问题;有的有线通话系统质量不好,炮长在副驾驶位置操作发射时易将某些耳机里出现的杂音误为某些发射口令而施行发射,造成走火。等等。
      阐述作战期间存在的问题, 一是要如实,二是要客观。 战争期间,涉及部队战斗进展情况、经验教训而上报、下发、转发的电报相当多,也十分及时,战斗打响后几小时内不但友邻,而且远在战场之外的担任预备队任务的二线部队即已知道某些一线战斗的连队诸如占领表面阵地应注意肃清残敌、小群多路战术的适用方式等经验、教训,以及穿插部队到达位置,战斗进展情况等,这样便于掌握战役全局和及时改进打法,投入战斗后不会再发生同类问题。夸大事实,宣扬战争恐怖的事, 部队中也有,比如一次进行搜剿的我坦克营押下一个捆绑并蒙住双眼的40岁左右的男子,说是躲在山洞里,用重机枪从背后向我们射击,“打死了几个弟兄”,旁边就有人建议“枪毙算了”。但看这个人也不象个战斗人员,后来把翻译叫来,一审问才知道此人是一位铁路职工,因爱护“国家财产”,把勘测仪器抱进山洞里,根本就不是什么重机枪。为进一步落实,又把此人押去找到已被破坏的仪器,事情搞清了,赶快放人(对难以辨别身份的抓获人员及审问后证明是非战斗的人员均就地释放)。至于打死我方的人,更不是事实,我营战争期间阵亡人员中就没有被敌特工队人员枪击至死的。还有什么袭击医院、歼杀女兵的说法,战后你去A部队,他们神秘地说可能有,是B部队的,你去B部队,那边又神秘的说可能有,是A部队的。象这样以偏概全,以小夸大,制造恐怖的信息,最能迷惑那些没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或在对某些事物猎奇的人中找到市场。
    我们部队平时教育训练不注意规范化和制度化,作战时换来的只能是血的教训。哨兵换岗不注意记口令,被误击至死的决不是个别的;擦车上机枪不验枪退弹,又用棉纱插,一根线挂住板机,一梭子打出去,撂倒几个自己人这样的多种类型枪走火伤人的也不在少数。
    提到打仗,死人是少不了的话题。天生不惧死亡的人恐怕不多。其实进去以后适应了情况也就不再是个主要话题。有的单位打扫战场掩埋敌尸不深,敌尸体一僵硬,一只胳膊握着拳头从土里伸出来,部队从旁边过来过去,也没谁大惊小怪;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1-8-23 12:39:58| 阅读 2902
评论 (4)
 
   

共 99  篇,第13/20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5-23 1:12:41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