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平博客主页 - 空六军战友网

 

作者: 马建平 
部队: 军直   
部门: 灵丘场站通信营 
职别: 报务员 
电邮: 814607487@qq.com 
显示通信录    个人档案
致辞: 战友聚会可以畅饮,但绝非酒肉朋友;战友彼此可以帮衬,但绝非利益交换。战友相互可以调侃,但绝非恶意攻击;战友网上可以闲聊,但绝非无病呻吟。战友情,永远的正能量! 
所有篇目(共329篇)
 

这是对 马建平 个人博客主页第 50418 次访问

 

标题:

老兵故事34 惹火上身(下) 

发表时间:

2015-5-26 7:05:46 

更新时间: 

2015-5-29 12:15:41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老兵 回忆 传记 文学  

 

老兵故事34 惹火上身(下)

1981年3月30日,全世界都被一条重要的时政新闻震惊了!刚刚就任美国总统69天的罗纳德·里根,在前往华盛顿特区的希尔顿饭店讲演的途中遇刺。这件事情几乎轰动了全世界,自然也成了老外和我聊天的话题。那天我和好多美国人聊到了这个事情,顺便也向他们了解了一些关于美国政府组成,参众两院的彼此职能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大概是和老外们搭讪的时间长了些,没想到,里根遇刺那天以后,我的工作也遭遇了空前的危机。

里根遇刺的第二天,我们局的赵宝华局长找我谈话。赵属于文革中造反上来的人,我平日里很少跟他说话。那天从他那紧绷的面孔和严肃的表情里,我猜出了事情的严重。“你和外国人聊天,涉嫌向外国人透露国家机密。”晴天霹雳一样,我简直惊呆了!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个小小的邮电服务员,知道什么国家机密啊!不就是聊天学外语么。”语气里委屈的有些哽咽。赵局长没有接我的话茬儿,继续蹦着脸说道:“安全局已经正式向咱们市局领导提出交涉,要求你上班的时候,除了正常的邮电业务用语之外,不能随便和外国人搭讪。”说道这,他提高了声调放慢了语速,一字一板地说:“否则,再发现此类情况,局里调离你的工作,让你去当送信的投递员”。听到这,我简直要疯掉了,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报务员,不就是昨天和老外们聊了一下里根遇刺的新闻么。这简直是无中生有的诬陷!

那次被警告后,我确实收敛了许多。小心翼翼地值班,遇到爱聊的老外,我就推说我手头工作多,不能多说话,草草地把他们支走。或自己躲在电报房里,干脆不到柜台前露面。这种局让我感觉特别沮丧,情绪低落。我的那位平日里对我百般刁难的组长,目睹了我的困局脸上浮现出一副洋洋自得幸灾乐祸的表情,那表情里的潜台词似乎在告诉我:“看看,我当初告诫过你吧,你不听,怎么样,现在知道锅是铁打的了吧!”

人大多都是好了疮疤忘了疼,被领导警告的日子过去几个月以后,我似乎感觉风声已过。渐渐地恢复了和老外的交流。毕竟机会难得啊。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次更加严厉的警告!这次警告是通过我老爸传过来的信息。因为我复员回来后,之所以能落户到天津市邮政局工作实际上是走了老爸关系的后门。当时老爸从公安被下放到邮电学校当了班主任,正好同为邮电学校的另一位姓曹的班主任的老公恰好是我们市邮局的副局长,就这样通过曹老师的关系我被分配到了邮局工作。可能也许是这个原因,我的领导错将我当成了那种“有根有叶”有来头的子弟,所以这次就透过关系,给了我第二次警告。否则,如果他们了解我只不过是一介贫民,绝对不会给我第二次机会的。

通过老爸传递过来的信息,大致意思是让我上班的时间检点自律,并且再次提到了有可能将我贬为邮递员的惩罚。老爸说话的语气比较严厉,这种严苛的口吻和严肃的态度,让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我再这样“执迷不悟”,我的危机来了,倒霉的日子不远了!就像在部队菜窖学外语差点送了小命一样,对外语的痴迷再次让我遭遇了危险。放佛自己被推到了一个向下的激流和漩涡之中,那漩涡就像一个黑洞,即将把我和我的英语梦一口吞噬!(完)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5-26 7:05:46| 阅读 2480
评论 (3)
 

标题:

老兵故事34 老兵新传7 惹火上身 

发表时间:

2015-5-25 7:04:37 

更新时间: 

2015-12-21 10:37:05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老兵 回忆 传记 文学  

 

老兵故事34 老兵新传7 《惹火上身》

    国际邮电服务局工作期间,我的英语口语水平也随着接触外籍人士的机会增多有了明显的提升。与讲英语的那些老外们的交流,增加了我学习英语的自信,自信让我更勤奋地学习,学习让我更渴求交流,当然更多的交流,又大大提升了英语的熟练程度。

    那时候,中国刚刚对外敞开大门,进来的外国人数量不多,而且大多都集中住在有限的几个涉外酒店内。当时天津外籍人士入住最多的地方就算坐落在南京路上的友谊宾馆了。老外们白天都忙公务,到了晚上闲着没事的时候,特别喜欢找人聊天,他们渴求通过一些非工作渠道,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偶尔发现酒店一楼大堂右侧邮政柜台内有个英语讲的不错的小伙子,他们挺兴奋。那时候,中国对他们来说有点像今天的北朝鲜,神秘莫测,不为人知,好不容易有个了解内情,又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可以简单沟通的人,他们大多都会好奇地问这问那,跟你聊个不停。

    这种交流,对我这个英语爱好者来说,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儿。用不着跑公园,用不着转校园,用不着串宾馆,那些我平时渴望偶遇,通过交流练习口语的老外们几乎是触手可得,随处可见。在友谊宾馆为老外们提供邮电服务的那些日子里,我好像鱼儿游进了海,鸟儿飞上了天,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种让我惬意的日子并没有延续多久。

    我在大厅里和外国人聊天的状况,不久就给我带来了麻烦。当时的友谊宾馆是个国家安全部门的重点监视单位,行李夫、保安员、大堂接待人员里都安插有国家安全局的特工。他们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观察那些老外的动向,注意他们和哪些中国人接触,从而顺藤摸瓜找到一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蛛丝马迹。很显然,我的这种和很多老外亲密接触的现象很快引起了国安局便衣的关注。然而,傻傻的我却对此毫不知情。

    1981年3月30日,全世界都被一条重要的时政新闻震惊了!刚刚就任美国总统69天的罗纳德·里根,在前往华盛顿特区的希尔顿饭店讲演的途中遇刺。这件事情几乎轰动了全世界,自然也成了老外和我聊天的话题。那天我和好多美国人聊到了这个事情,顺便也向他们了解了一些关于美国政府组成,参众两院的彼此职能等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大概是和老外们搭讪的时间长了些,没想到,里根遇刺那天以后,我的工作也遭遇了空前的危机。

    里根遇刺的第二天,我们局的赵宝华局长找我谈话。赵属于文革中造反上来的人,我平日里很少跟他说话。那天从他那紧绷的面孔和严肃的表情里,我猜出了事情的严重。“你和外国人聊天,涉嫌向外国人透露国家机密。”晴天霹雳一样,我简直惊呆了!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个小小的邮电服务员,知道什么国家机密啊!不就是聊天学外语么。”语气里委屈的有些哽咽。赵局长没有接我的话茬儿,继续蹦着脸说道:“安全局已经正式向咱们市局领导提出交涉,要求你上班的时候,除了正常的邮电业务用语之外,不能随便和外国人搭讪。”说道这,他提高了声调放慢了语速,一字一板地说:“否则,再发现此类情况,局里调离你的工作,让你去当送信的投递员”。听到这,我简直要疯掉了,我一个普普通通的报务员,不就是昨天和老外们聊了一下里根遇刺的新闻么。这简直是无中生有的诬陷!

    那次被警告后,我确实收敛了许多。小心翼翼地值班,遇到爱聊的老外,我就推说我手头工作多,不能多说话,草草地把他们支走。或自己躲在电报房里,干脆不到柜台前露面。这种局让我感觉特别沮丧,情绪低落。我的那位平日里对我百般刁难的组长,目睹了我的困局脸上浮现出一副洋洋自得幸灾乐祸的表情,那表情里的潜台词似乎在告诉我:“看看,我当初告诫过你吧,你不听,怎么样,现在知道锅是铁打的了吧!”

    人大多都是好了疮疤忘了疼,被领导警告的日子过去几个月以后,我似乎感觉风声已过。渐渐地恢复了和老外的交流。毕竟机会难得啊。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次更加严厉的警告!这次警告是通过我老爸传过来的信息。因为我复员回来后,之所以能落户到天津市邮政局工作实际上是走了老爸关系的后门。当时老爸从公安被下放到邮电学校当了班主任,正好同为邮电学校的另一位姓曹的班主任的老公恰好是我们市邮局的副局长,就这样通过曹老师的关系我被分配到了邮局工作。可能也许是这个原因,我的领导错将我当成了那种“有根有叶”有来头的子弟,所以这次就透过关系,给了我第二次警告。否则,如果他们了解我只不过是一介贫民,绝对不会给我第二次机会的。

    通过老爸传递过来的信息,大致意思是让我上班的时间检点自律,并且再次提到了有可能将我贬为邮递员的惩罚。老爸说话的语气比较严厉,这种严苛的口吻和严肃的态度,让我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我再这样“执迷不悟”,我的危机来了,倒霉的日子不远了!就像在部队菜窖学外语差点送了小命一样,对外语的痴迷再次让我遭遇了危险。放佛自己被推到了一个向下的激流和漩涡之中,那漩涡就像一个黑洞,即将把我和我的英语梦一口吞噬!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5-25 7:04:37| 阅读 2429
评论 (3)
 

标题:

老兵故事33 勤耕不缀 (下) 

发表时间:

2015-5-24 5:31:10 

更新时间: 

2015-5-28 8:36:01  更新者: 蔡国富

关键词:

老兵 回忆 传记 文学  

老兵故事33 勤耕不缀(下)

我们家里4个男孩,前面三个都是从部队复员回来的,都到了该成家的岁数,父母当时经济压力很大,现在想想,确实替他们发愁,哪个孩子成家不需要钱呢。那时父母的月工资加起来才100多元,除去全家的吃喝开销,几乎存不下几个钱。而我为了学外语就花掉了几百元,父亲的愤怒可想而知。那天他非闹着让我去把刚买的录音机退了,我打定了注意,任他怎么声嘶力竭,我坐在床头一言不发。老爸是个暴脾气,当时要不是正好有个老战友来串门拦着,一怒之下,差点儿把我的录音机从五楼阳台扔下去。

这个期间我一直坚持晚上去新华业余大学上课,虽然没有参加高考,没有进过正式的大学校门。但也总算圆了大学梦,成了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生的业余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勤奋努力地学习,让我在班里成了尖子生,有时为了找到水平更高的老师,我甚至游走于全年级的各个班,看看哪个老师讲得好,我就厚着脸皮过去蹭课。

涉外电信和邮政服务的营业时间和常规的邮局不同,一般晚上值班都要延续到夜里11点。当时让我最为头疼的就是上课和上班的时间撞车。遇到那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利用自己的倒休存假,干脆休息一天,白天复习功课,晚上等到6点去上课。再一个就是找人替班,但即便是有人愿意给我替班,我也必须得到我当班组长的同意。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5-24 5:31:10| 阅读 2463
评论 (2)
 

标题:

老兵故事33 老兵新传6 勤耕不缀 

发表时间:

2015-5-23 7:09:16 

更新时间: 

2015-12-21 10:34:22  更新者: 马建平

关键词:

老兵 回忆 传记 文学  

老兵故事33 老兵新传6 《勤耕不缀》

    辽阳的国际电信人员培训班结束后,我没有回原来的佟楼邮局上班。局里把我分配到了刚刚成立的天津市国际邮电服务局。相比原来的佟楼邮局,我也算在职业上往上迈了一个台阶。这个局主要是为涉外机构的外籍人士提供电信服务。当时天津涉外的邮电服务点很少,只有天津宾馆、友谊宾馆、天津大化纤基地这三个地方。我们局的十几个营业员,分成2个人一班,在上述几个地方轮流担负电信值班。我还是老本行,负责电报、国际电话等电信业务,另外一个搭档负责给营业点的老外们邮寄包裹和递送国际信函等邮政业务。

    其实在新的岗位从事的工作和原来佟楼邮局干的活本质上属于大同小异。然而, 最大的不同,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这里的客户基本都是来自外国的游客,或是在华的外国专家及国外客商。这些顾客,绝大部分都会讲英语。就连当时在天津大化纤工作的几十位日本专家,也能简单用英语和我们进行日常沟通。这样的工作环境,对于我这个苦学外语的人来说,那简直像到了美丽的天堂。

 当时学英语的艰辛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惑和瓶颈是缺乏语言环境。自学的那些语法、句子、习惯用语、特别是自己的发音等等,都需要通过在和老外的接触中接受检验和印证。毕竟语言是人们用来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只有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被对方理解,对方的想法自己能明白的时候,语言沟通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地得到确立。记得当时为了学外语,自己曾经跑遍了几乎所有在天津的外国人可能出没的地方,宾馆门口、涉外酒店大堂、友谊商店柜台前、国际旅行社的营业厅等。

 那时感觉自己像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中那些饿狼和猎豹一样,四处寻觅着猎物和食物,对于当时苦学外语的我来说,猎物就是老外。能跟他们哪怕有机会做一点点简单的交流,哪怕能听懂他们的一些最最简单的句子,都能大大提升我学习外语的自信和勇气。

 国际邮电服务局的工作,让我几乎天天有机会不用四处寻觅,就能见到大鼻子蓝眼睛黄头发的老外,几乎天天有机会用自学的英语和他们聊上几句。哪怕是日本专家来办理邮电业务时,我也会抓住机会尝试着用英语和他们搭讪几句。那时候大概我说的最多、最流利、最能脱口而出的英语句子大概就是 Do you speak English”? (您是否讲英语)这句话了。我像一个沙漠里饥渴的旅行者,疯狂地寻找着水源。

为了学外语,我几乎把我的月工资的盈余部分都换成了英语书刊、磁带、语音唱片等学习资料;为了学外语,我甚至一次性花掉了我的全部存款 退伍时部队发放的复员费,购买了一台学习外语用的日本三洋录音机!后来老爸知道了这件事,跟我大发雷霆。“这是你留着以后成家娶媳妇的钱”!他扯着嗓门,声色俱厉地冲我喊着。

我们家里4个男孩,前面三个都是从部队复员回来的,都到了该成家的岁数,父母当时经济压力很大,现在想想,确实替他们发愁,哪个孩子成家不需要钱呢。那时父母的月工资加起来才100多元,除去全家的吃喝开销,几乎存不下几个钱。而我为了学外语就花掉了几百元,父亲的愤怒可想而知。那天他非闹着让我去把刚买的录音机退了,我打定了注意,任他怎么声嘶力竭,我坐在床头一言不发。老爸是个暴脾气,当时要不是正好有个老战友来串门拦着,一怒之下,差点儿把我的录音机从五楼阳台扔下去。

这个期间我一直坚持晚上去新华业余大学上课,虽然没有参加高考,没有进过正式的大学校门。但也总算圆了大学梦,成了文革后全国首批恢复招生的业余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勤奋努力地学习,让我在班里成了尖子生,有时为了找到水平更高的老师,我甚至游走于全年级的各个班,看看哪个老师讲得好,我就厚着脸皮过去蹭课。

涉外电信和邮政服务的营业时间和常规的邮局不同,一般晚上值班都要延续到夜里11点。当时让我最为头疼的就是上课和上班的时间撞车。遇到那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利用自己的倒休存假,干脆休息一天,白天复习功课,晚上等到6点去上课。再一个就是找人替班,但即便是有人愿意给我替班,我也必须得到我当班组长的同意。

组长姓张,比我大几岁,也是位退伍军人。但他是个心胸和度量都比较小的人。他是个集邮狂,每天上班无事都在反复折腾他的那些宝贝邮票,看我上班空闲时间看英语书,他非常不满。但我仍然我行我素,照看不误。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怎么你能上班捣腾自己的集邮册,我就不能看书呢!组长对我的不满,最终发泄到了班次的安排上。他不仅排班的时候不照顾我上课的时间,甚至故意选择我有课的时间,给我安排值班。遇到这个时候,服务工作不能撂挑子,只能自己生闷气,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提前把上课要学的书看了,等待下次上课再找同学补上缺课的笔记。

那时候学习外语比较痴迷,除了正常时间到点上班,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读书或去市图书馆去看书。夏天天热,在家里热的难受,看书的时候只能打着赤背,后背上披上一条毛巾吸汗。洗脸盆里泡着另一条毛巾,出汗太多了,就换一条毛巾。

当时老妈在天津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常会有很多内部放映的电影票,坐落在成都道的电影公司有一个小放映厅也经常播放些外面看不到的内部片,妈妈经常劝我出去看看电影,放松一下。但我一直坚持着利用一切可以争取的空余时间,发愤读书,丝毫不敢懈怠。

平心而论,我不是一个聪明人,有的只是一点点勤奋和自我表现欲。为了能让别人感觉自己是个所谓的聪明人,经常暗地里花费大量的时间,丰富知识,储备信息。学英语也是如此,为了能在同学面前显摆,为了让老师刮目相看,为了拼命跻身成为班里甚至年级的尖子生,自己在背后悄悄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努力。在这种小小的虚荣心的驱使下,英语学习确实得到了突飞猛进地提升!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5-23 7:09:16| 阅读 2268
评论 (2)
 

标题:

老兵故事32 阿敏的不幸(下) 

发表时间:

2015-5-22 7:06:38 

更新时间: 

2015-5-26 11:13:28  更新者: 赵平虎

关键词:

老兵 回忆 传记 文学  

老兵新传5 阿敏的不幸 (下)

    那个年代,绝大部分的孩子对父母的意见基本还是不打折扣,言听计从。妈妈的决心和我本人的动摇,最后彻底斩断了阿敏几个月的感情梦。当我最终告诉她我妈的最后意见后,她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定要自己找我妈谈谈,一定坚持让妈妈自己当面告诉她这个最终的裁定。她真情地对我妈说:“伯母,您不用担心户口问题”。她特别认真地告诉我妈“即便今后不能落户天津,建平可以随我去银川,我父母一定像掌上明珠一样待他。”

    无论她怎么说,说什么,妈妈态度还是不为所动,铁板一块。阿敏自知回天无力,最后大哭了一场,恋恋不舍地踏上了天津到银川的火车。送她走的时候,我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毕竟,她是第一个主动追求我的女人,是第一个首先向我表白爱情的女人,更且是唯一的一个为了和我发展恋情,哭了无数次,流了太多眼泪的女人。

     阿敏离开后,一直坚持给我写信。每每收到信后我都坚持不拆不看,立刻退回,更没有给她写任何回信,这么做并非我心狠。主要是我不想让她继续存有哪怕一丝的希望。我希望让我的绝情,彻底斩断了她对我的情思,以便可以让她放弃我这个感情的包袱,重新开始爱的选择。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15-5-22 7:06:38| 阅读 2505
评论 (5)
 
   

共 329  篇,第50/66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浏览时间:2025-7-13 3:12:39
Copyright © 2006 - 2025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
荣誉承办:辽宁东志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