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标题: |
进藏见闻(5) |
发表时间: |
2007-7-5 21:22:09 |
更新时间: |
|
关键词: |
|
|
|
不要一提到西藏就以为是高原,雪山,缺氧,蛮地,其实所谓麦线地区就号称西藏的江南,这里的面积有九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那么大,属亚热带气候,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有原始森林橡胶林,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还有大量的野生动物,美丽的让人难以相信.怪不得这个万恶的英国外交大臣看中了这块地方.
来到西藏我们就紧张的做着各种战前的准备,今天是重要的日子,我们的战斗机群进藏,这是令我们振奋的时刻,我提前来到指挥所,准备迎接自己的战斗机,由于我的年龄略大,所以今天由我来为机群领航,我划好了航线,算好了数据,雷达电台开机,检查好各种通信设备,所有人员准时到齐.站在指挥桌前手里拿着话筒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由然而生,来西藏之前我曾无数次的对空指挥引导,熟练工种,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但今天我重新找回了感觉,又有了兴奋度,我在想有一天如真能指挥我们的战斗机群对印开战吾将足慰平生之愿.别光幻想,令人担忧的事还有不少呢,机群进藏谈何容易,这条航线太麻烦了,空中气候瞬悉万变,地面雪山连着雪山,航线距离太长,飞机一批接着一批,一架挨着一架.没有备降场且油量不足,因此必须一次着陆成功,不能出现差错,不能出现意外,一旦出现问题即便跳伞成功也几乎生还无望,因为这里太空旷了,当时的西藏平均两平方公里只有三个人,我不相信什么,但此刻我也要为年轻的空军飞行员祈祷...
指挥所里,领航参谋,作战参谋,通信参谋,标图员都守在自己位置上,他们专注的神情说明着临战的紧张和兴奋,此时的通信设备.雷达,标图桌,甚至一支笔都在显现着鲜活的战斗力,气象参谋不断严谨地报告着航线上的天气,上回我说的那位最高指挥员不断环顾和询问各位置的准备情况,指挥员抽着烟,吞云吐雾中含露着自信,机敏及对机群进藏的成竹在胸.根据推算,第一批战斗机应该进入到无线电联络距离之内,我呼叫了飞行员的代号,飞行员立即有了回答,首次联络成功,指挥所紧张的气氛有所缓解,指挥员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我和他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所有的飞机都已联络成功.我简单的询问了每架飞机的航行诸元,空中回答正常,受高空风的影响有的飞机偏离了航线,我及时进行了修正,一批批的飞机飞临机场上空,最后全部安全降落.整齐的摆在了停机坪上.我记得当时的场面真是让我们惊心动魄.壮哉中国空军! >>>>……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7-5 21:22:09|
阅读 4156
次 |
评论 (5) |
|
标题: |
进藏见闻(4) |
发表时间: |
2007-6-30 20:39:22 |
更新时间: |
|
关键词: |
|
|
|
随着这位指挥员的一声大喊"警卫连把他给我捆起来"(是军人性格)会场内顿时震惊四座,气氛瞬间再度紧张,谁都不愿看到这位台长被捆,都是弟兄吗,大家都很紧张,我反到差点儿乐出声来,心想这老头儿的脸儿变 的也太快了,刚才还好好的呢,干嘛呀说着说着就要捆人?不就是还没来呢吗,多大点儿事吗.又一想这位台长也是,你怎么就不准时来呢?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侯,大战在即呀,但台长肯定是有极特殊的原因而且是正当的理由才没准时来开会,到底什么理由呢?什么理由也没有今天开会这个理由重要啊,今天的事可是要压倒一切呀,军令如山倒知到不,我急 的没法,心想指挥员的成命还没收回呢,你赶紧过来,大家替你求求情儿说不定还能免除绳绑锁捆之苦呢,我正胡琢磨呢,这时连长站起来大声喊道"报告指挥员同志,台长正在值班,接班的同志还没到,所以台长 没来"(真是好连长)不管解释的通不通,反正台长在坚守岗位你能说什么?(假如连长说:他还没睡醒呢...?)听完连长的解释指挥员无任何表情,仍是怒气未消,紧接着指挥员宣布纪律:"大战在即,军人担负着守土戍边,保家卫国之使命,全体参战人员要服从命令听指挥,有不服从命令,贪生怕死轻者送往西藏劳改农场,重者就地枪毙."看,这就是铁的纪律,军令如山倒不能打折扣,不能讲条件,因为你是军人,你担负着守土戍边保卫国家之使命.
指挥员的一声大喊喊出了军人与普通人的分界线,一拍桌子拍出了军人与普通人的分水岭,军人是特殊材料铸成,需要你是一颗钉你就要钉在那里天塌下来也不能动,需要你往前冲就是赴汤蹈火你也要在所不辞,强敌面前敢于亮剑,这 ,就是军人的品格,我也佩服这位指挥员强敌面前谈笑自如,稳如泰山和严格治军的大将风范.我可以骄傲的说全体参战将士没有贪生怕死之辈.做到了让祖国和人民放心. >>>>>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6-30 20:39:22|
阅读 4189
次 |
评论 (1) |
|
标题: |
进藏见闻(3) |
发表时间: |
2007-6-28 18:48:13 |
更新时间: |
2013-4-16 18:53:24 |
更新者: |
王进乐
|
关键词: |
|
|
|
上回我说了,当时的西藏由于供应比较困难,使得蔬菜缺乏,所以罐头食品特别多,因为这些东西便于长时间储藏,有鱼肉类,水果类,蔬菜类,每餐除主食外副食大多是罐头,很少有青菜,所以看着丰盛,其实吃着并不习惯,在西藏高原吃这些罐头食品没有什么味道,并不好吃,惟独好吃一些的就是黄桃儿和杨梅罐头,但把同样的罐头拿到内地来吃味道明显的发生了变化,变的好吃了,我也没闹清是什么原因.
我们来到西藏的当天印度又从前苏联进口了40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战斗机布置在了中印边境,从每天的敌情通报来看印度在边境已布置了大量的作战飞机和地面部队,并装备有世界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此时印度已是重兵压境,当然我们也在排兵布阵,积极的做着各种准备,各种军车经常从我们门前经过,我们即不知道装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往哪开,战争的气氛可谓紧张一时.于是在这天晚上十八点开了一次作战方面的会议.会议内容我已记不清了,但会场花絮我还记得.
我提前进入会议室,这时大家也陆续进来,由于大家都是初次参战,所以会场内大家的表情有些严肃,最高指挥员坐在前边,桌上放着一份到会人员名单,为缓解严肃的气氛,最高指挥员不时的和大家开着玩笑,那份轻松自如,那份稳如泰山,那份大将风度,真是让我佩服之至,会场终于有了笑声,轻松了许多,自从来到西藏我们和这位最高指挥员混的已经很熟了,我记得他是个东北人,个头不太高,眼睛比我大,说话声音清脆洪亮.好开玩笑,为人特别随和,还能把自己好吃的东西分给我们,当然我们也不客气...时间到了,准时开会,指挥员拿着名单开始点名,每位被点到的人都立正站好,大声喊"到",当点到一位电台台长时无人回答,又点一次还是无人回答,看来这位台长没来,最高指挥员突然不由分说,勃然大怒,手掌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喊道"警卫连,把他给我捆起来" >……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6-28 18:48:13|
阅读 4558
次 |
评论 (9) |
|
标题: |
进藏见闻 |
发表时间: |
2007-6-25 20:06:40 |
更新时间: |
|
关键词: |
|
|
|
来到拉萨已经几天了,我已经适应一些了,可有些人的高原反应还很严重,整天抱着氧气袋,有的人鼻子略带血丝,原因是气候过于干燥,这里的阳光特别充足,紫外线也很强烈,为保护视力大多数人都戴着墨镜,这是一大特色.(注意今后进藏一定准备墨镜)伙食还是相当不错,有点出乎我的预料,早餐主食是馒头,稀饭,牛奶,咖啡等,副食是鸡蛋和各种小菜,午餐和晚餐也是相当的丰盛,主食是馒头,米饭,面条等,副食是鱼,牛肉,猪肉和各种菜类,这里的鱼与内地就有所不同了,名为藏鱼,无磷,肉很细很嫩,但没有什么味儿,所谓的菜类那就更有特色了,基本都是罐头菜,你们猜都有什么?如果说有午餐肉罐头还不奇怪,奇怪的是还有西红柿罐头,雪菜罐头,云豆罐头,还有好多种罐头菜,其中还有鸡蛋罐头怎么样?吃过吗?可以说是什么都有,惟独缺的是青菜和水果,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短时间还可以,但长时间就不适应了,有时也能吃到一些青菜和水果,但那是很奢侈的,这里的罐头种类繁多,最受欢迎的是黄桃和杨梅罐头.应该说能吃上这些东西已经很不错了,边防部队条件可要苦得多了.在西藏吃饭可别吃的太饱,头几天我们没有经验,每顿都吃的过饱,吃完可就着了罪了,本来就呼吸困难,这下呼吸就更困难了,后来我们总结一下,每顿饭吃半饱还可以,最好别喝酒,否则更着罪.有的时候我们还搞点娱乐活动,打打羽毛球什么的,打球时才好玩儿呢,一拍儿下去球儿飞的很远,你都想不到有多远,怎么回事?原来是高原空气稀薄,空气密度小阻力就小,所以一拍儿下去球儿就飞的很远,一开始我们闹不清是怎么回事,后来才发现这个问题,所以打球时两人须站的很远才行.别光想着玩儿,我们是来参战的,这天晚上十八点召开了第一次作战方面的会议.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6-25 20:06:40|
阅读 4353
次 |
评论 (5) |
|
标题: |
进藏见闻 |
发表时间: |
2007-6-22 0:58:51 |
更新时间: |
2014-4-13 6:21:14 |
更新者: |
徐兴伟
|
关键词: |
|
|
|
1987年初印度政府派军队战领了中印边境有"争议"的地区,即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 ,印度企图以军队强行占领将这一地区划入自己的版图,对印度的这一行为中国政府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和谴责,同时也引起了国际国内舆论的极大关注,一时间中印边境战云密布,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政府决定还以颜色立刻出兵(好)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即刻进兵西藏.我也去了.
我们这些参战人员乘飞机从北京出发经成都到拉萨,刚下飞机恶劣的自然环境立刻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我们首先感到呼吸困难然后是全身无力,怎么回事?啊想起来了原来这就是高原缺氧啊,这里海拔高度有3700多米,缺氧达30%.怪不得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呢,下飞机给我的另一感觉就是荒凉,从未见过的荒凉,其程度让我深感意外,机场四周近处是大山,远处是雪山,山连着山岭挨着岭,空旷,寂静,博大,雄漫,五月的季节居然看不到绿色,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刺激着我们的眼睛.我们乘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拉指大院,寂静多时的拉指大院又热闹起来,安顿好后我们三三两两的在大院里闲逛,突然有人喊你们看,那是什么,我们不约而同的朝着那个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一座建筑物悬在半空,红墙金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布达拉宫"有人喊到,是布达拉宫,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建筑,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西藏的象征,我们神往已久神奇伟大的布达拉宫突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令我们激动,令我们兴奋.后来才弄明白,当时的拉萨还没有太高的建筑物,布达拉宫在拉萨的市中心,建在一座170多米高名为红山的山上,拉指在拉萨的郊区,所以远远望去只能看到红墙金顶好似悬在半空中的布达拉宫。 >>>>>>
|
[查看全文] | 发表于 2007-6-22 0:58:51|
阅读 4754
次 |
评论 (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