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村北的施家浜河道及两岸一带。约处于4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先民由于洪水之灾,移民迁徙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他们中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上海松江佘山以南区域作为最终栖息落脚之地。这一文化遗存完全不同于以往分布于该地区的所有其他文化,在环太湖地区是第一次发现。整个遗址约有10万多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末被当地村民发现。据考古专家介绍,广富林遗址属于河南的龙山文化。广富林遗址出土的陶器与著名的河南永城王油坊类陶器基本相同。是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的交融。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正在建设中的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现已颇具规模。
1961年9月对其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探明遗址为2层。上层面积10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陶纺轮、陶饼、带纹饰陶、硬陶和带釉陶等,系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面积7000平方米,有灰坑1个,墓葬2座。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
第二次发掘是1999年底至2000年初,发掘面积349平方米,发现了汉朝的大型建筑构件,还发现这里有可能曾是上海最早的城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