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驾机参加国庆阅兵
我1948年在晋绥军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由华北军区坦克一师挑选飞行员调到空军第一航空预科总队。1953年转入第五航空学校,经过航空理论学习,又先后完成飞行初级教练机、中级教练机、高级教练机训练,于1956年毕业。毕业时是由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中将授的衔,毕业后到了北京军区空六军歼击航空兵十七师任飞行员。1957年春节过后,按惯例部队召开作战训练会议,会上宣布了我所在的部队参加当年国庆阅兵,任务是:以三机编队组成八个编队共24架,高度500米,以每小时500公里的速度飞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三机编队前面一架为长机,后面两架左边为左僚机,右边为右僚机,三机编队间距为20米,呈现等腰三角形,每个梯队前后距离1000米,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训练从五月份开始,最紧张的时侯也正是天气最热的日子,我们每天除了空中飞行就是地面演练、座舱实习看标线。为了保持好僚机的空中编队的位置,在长机的机翼上划有标线,夏天气温高,飞行员坐在玻璃罩座舱里,好似坐在蒸笼,每次下来汗流浃背,衣服能拧出水来,但每个人都毫不叫苦、没有任何怨言,飞行成绩偶尔出现误差正负差一米,不用首长批评,自己先难受得直掉眼泪。距国庆节还有一个星期时,我们开始作机务大检查。地勤同志们把飞机检查好后,给飞机加好冷气、氧气及各种油料,把各工作窗口铅封好,把飞机摆在跑道上,由政工干部配枪24小时站岗看管。跑道打扫得干干净净,夜间有探照灯通夜照明,要求飞行员这段时间不准参加体育活动,不准回家(怕伤手指崴了脚,回家途中发生意外),所有一切准备都是为了做到万无一失。
国庆早晨,航空医生来到宿舍给每位飞行员查体温、量血压、数脉搏,了解睡眠情况、掌握每位飞行员的身体情况,确定能否参加飞行。检查完毕后穿好飞行服,携带飞行装备,吃过早饭后进场。到场后,首先由指挥员下达飞行命令,由政委作简短动员,气象员预报天气。接受任务后,我们在现场拿小飞机模型做一次简单演练后去接收飞机,这时地勤机组人员站好队,由机械师向我们报告飞机准备情况。检查完毕,进座舱,我们再作飞机通电检查,这时大约时间在九点半左右。当我穿好舱内降落伞,打开无线电时就听到指挥员和长机的询问声,这时我也听到了天安门广场的礼炮声。当无线电耳机里传来地面指挥员的“起飞”命令时,24架战机腾空而起。我们从沙河机场起飞后一直向东,飞向河北省蓟县大堂会村,180度大转弯向西对正北京天安门。为了保证准确通过天安门的位置,地面设导航台,点燃火把,铺设T字布,要绝对保证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抬头向上30度看见飞机飞过天安门。平时训练时,在通县城门楼上有空军评判组给各梯队照相评分,各梯队解散回场,我们再右转弯回沙河机场。国庆这天飞过通县后照直往西飞向天安门,这时空军设在长安街北京饭店楼顶上的临时指挥台,无线电传来空军阅兵总指挥“稳住!稳住!……”的声音。我紧盯本编队长机,确保自己的位置,眼睛余光感觉下面一片黑,我判断这时进北京城了,再感觉一片红时到天安门了,也就几秒的时间,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当我们梯队带队长机刘英师长下令右转弯回沙河机场时,我是左僚机向右压坡度正好看到下面是北京西钓鱼台空军总医院,这时还丝毫不敢松懈,还得回场。24架飞机解散取好距离做好着陆动作准确地落在跑道规定的位置上,关闭所有电门,在规定位置上停好飞机,我们圆满地完成任务。
1958年空军阅兵,我同样驾机参加了。
1959年,因为是十年大庆,来自6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观礼台上阅兵,赫鲁晓夫也来了。参加阅兵的机型全是国产歼5战机,共30架编队,由3机增为5机,飞行高度降低为200米,速度提高到每小时800公里。相当威风,特别震撼啊,真是扬我国威、扬我军威。 ……
|